• 背景八
  • 背景七
  • 背景六
  • 背景五
  • 背景四
  • 背景三
  • 背景二
  • 背景一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在线服务 > 便民利企服务 > 卫生健康 > 就医指南
从“请进来”到“走出去”
打印 关闭 字号:

2016年以来,龙里县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争取到贵州省人民医院、浙江省舟山医院、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市南沙区卫生系统等有关单位组团到龙里县开展对口帮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抓落实”三步借力医疗组团式帮扶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等难题。

    请进来:扶硬件强学科优服务

    针对龙里县医疗设施不足、医院科室不强、疑难重症疾病远程会诊困难等问题,对口帮扶单位对症下药、倾心帮扶。

    扶硬件,投入帮扶资金引进先进医疗设备。舟山医院20167月向县医院捐赠了价值2万余元远程会诊系统一套,201710月又向县医院捐赠了抢救车20台,价值16万余元。南沙区帮扶县妇幼保健院300万元用于购买DR X光机、救护车、阴道镜、医用臭氧冲洗治疗仪和康复设备等。这些硬件设备有效提高了龙里医疗服务水平和急救能力,确保危急重病人得到有效救治。

   强学科,挂、帮、驻支援重点学科建设。帮扶医院分批选派专科专家轮流挂职、驻点,充分发挥各自经验和技术专长,积极帮助龙里县医院规范产检中心、儿科门诊、检验科、影像科等科室建设;帮助县医院新建血透室,填补了龙里县血液透析的空白,血透室从开诊到2018年年底接诊透析就达12142例次;全县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业务、妇科病专家门诊、乳腺超声影像诊断技术和放射诊疗技术也实现了从无到有,更好地满足患者就诊需求。

    优服务,远程医疗推进优质资源共享。帮扶医院积极帮助该县搭建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其优质资源共享,提升县级医院疑难重症疾病诊疗服务能力。龙里县3家县级医疗机构已于2017年完成远程医疗网络建设,并全部投入使用。截至目前,龙里县级医院与上级医院开展的远程会诊病例达到406例。此外,县级医院还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参加省、州卫计委召开的远程会议,有效提升了医务人员理论技术水平。

    走出去:学技术学经验学理论

    对口帮扶“请进来”给龙里县医疗带来大量硬件帮扶和智力支援,“走出去 ”又为医技人员提供了许多赴发达地区大医院学习进修的机会。2018年,该县共选派了43名政治过硬、作风优良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党员到对口帮扶医院进修学习,对业务技能充电补课。

    在提升业务技能的同时,还注重学习帮扶医院的管理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在卫计系统开展了理论精神宣讲培训200余人次,在各医疗卫生单位举办各类培训班32期,培训科级干部、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专业技术人员、后勤管理人员528人次。通过综合的学习进修和培训,龙里县医疗系统业务技能、服务群众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队伍整体水平。

    抓落实:点、线、面精准送医

    “没有贫困群众的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龙里县乘医疗组团式对口帮扶东风,厚织医疗扶贫“保障网”。点、线、面精准送医“下基层”。一是点对点送医上门。从县级医疗机构抽调外科、内科、儿科、中:医科、空腔科、预防保健等学科专家组成志愿服务组,到边远村寨开展会诊,为行动不便等特殊的困难群众上门看诊;二是点到线送医下乡。组建医疗健康志愿服务专家组、医务骨干分别到乡镇卫生院、村医务室等规范指导疾病诊断、救助、疾病预防控制及康复等,解答疑难问题,提升基层整体医疗水平,筑牢基层医疗健康战线;三是拓宽乡村医疗健康服务面。从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中抽调人员组建医疗精准扶贫志票服务队,负责指导村卫生室、村医开展医疗业务,识别医疗精准扶贫对象、入村开展义诊和健東宣传活动等。该县共成立志愿服务队6个大队,57个小分队,分赴全县各村组对1271名患病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和诊了帮扶,共安排254名乡镇医生进行动态“包保”管理,其中70余名党员示范带头,主动下基层,深入乡村,开展服务群众工作,不断展现新时期医疗系统为民服务新形象。

    医者仁心为民,帮扶真情实意。“结缘”3年来,你来我往,龙里县和对口帮扶单位都意识到:那就是要“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充分共享优质资源,注重在基层-线将“输血”变“造血”,形成“硬件援助为支撑、人才培养为核心、资源共享为平台、社会参与扩能效”的工作新格局,切实让基层群众享实惠,医疗组团式帮扶见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