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八
  • 背景七
  • 背景六
  • 背景五
  • 背景四
  • 背景三
  • 背景二
  • 背景一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在线服务 > 便民利企服务 > 教育管理 > 教师工作
龙里教师陈金龙:27载深耕教育沃土 无悔践行青春梦想
打印 关闭 字号:

在龙里县,有这样一位教师,深耕教育27载,他将青春挥洒在乡村,为祖国精心培育“幼苗”。他就是湾滩河镇果里小学校长陈金龙。

1995年8月,湾滩河镇营盘村木马小学来了一位年轻教师,他就是年方20的陈金龙。

营盘村是湾滩河镇最晚通公路的村,从学校到集镇15公里,到县城有52公里。1995年8月,从贵定师范学校毕业的陈金龙被分配到木马小学任教。当时,营盘村还未通水泥路,也不通农村客运班车,村里与外界的运输全靠一辆马车,既运货也拉人。

陈金龙正在上课

山村条件艰苦,全村600多户村民以种田为生,是周边出名的贫困村。学校建于上世纪60年代,条件更是简陋。校舍是盖瓦的石木结构,仅有的一个操场,不过是一块还算平整的泥地。

许多老师来了以后都想尽办法离开。而出生于山村的陈金龙,却被孩子们渴望读书的眼神打动,他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孩子们的命运和山村的落后面貌”。于是,他选择了留下来。

就这样,在木马小学,陈金龙一干就是21年。他长期担负四年级语文、六年级数学的教学,每周要上20多节课。

别人多次问他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工作,他总是轻描淡写地回答:“因为这方土地需要我,孩子们需要我。我会苗语,每次上课我都是先用苗语再用普通话,只有我能双语教学。我若走了,孩子们怎么办?”    

课间,陈金龙给学生辅导作业

现实的环境没能阻挡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而这也更坚定陈金龙认真钻研教学业务、努力工作的信念。

陈金龙的班上曾有一个叫陆秀玉的女生,每次上课,陈金龙发现她老低着头,提问她时也不说话。起初,陈金龙以为是孩子胆小,不料连续多天都一直是这样。陈金龙在课余时间主动找她谈心,得知她父母不在家,自己读书没人管,内心茫然,不想上学了。

“什么都不要去想,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这样将来才有好的出息。以后学习、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尽管给老师说!”一番教导后,陆秀玉像变了一个人,课堂上再也没有走过神,学习也更加刻苦用功,期末考试时排名全班前列。

“从陈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和担当,自己有幸成为教师这个队伍中的一员,感到无比的自豪。”如今,陆秀玉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回到家乡岱林幼儿园任教。

截至目前,陈金龙教过的学生中,有公务员、教师,也有在其他行业做出突出成绩的从业者。

陈金龙送学生回家

2016年,因工作需要,陈金龙被调往甲晃小学。担负起一年级数学、三年级数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还担任三年级的班主任,每周要上26节课,每天基本上都在讲台上度过。

2020年,另一偏远村摆刀的小学缺老师,陈金龙又主动申请调往摆刀小学任教。

经过陈金龙和其他教师的共同努力,摆刀小学的校园环境和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在每学期期末教育教学质量考核中,摆刀小学各个学科成绩都排在全镇的前列。

长期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陈金龙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工作业绩也得到县教育部门的肯定。2022年2月,陈金龙被调到果里小学任校长。

果里村离县城远,学校的设备出现问题后,城里工人不愿来维修,本地又没人愿意做,陈金龙就亲自上阵;看到校门口一下雨就积水,他想办法疏通;学校门柱门架不稳固,他亲手修理、更换……亲力亲为间,同事和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我们的万金油”。

陈金龙到学生家辅导学生做作业   

一位与陈金龙共事多年的老师说:“在他工作过的学校,许多老师受他影响,学会了和学生一起用餐、学习和劳动,时刻了解和掌握学生动态。”

成为学校校长后,陈金龙依然身体力行,做好表率。遇到雨雪天气,他总会起早站在学校门口迎接学生。2020年12月18日,因为凝冻,陈金龙凌晨3点钟从家出发步行前往学校开展工作,到学校天还没有亮,他立即组织教师抗凝冻,并和另一名老师王国章提前到半路地势险滑的地方护送学生来学校。由于路太滑,陈金龙往后仰跌了一跤,头上血流不止。医生来校给他包扎,劝他休息,但他一直坚持上课,直到伤口愈合他都没有休息一天。

对于这样的“意外”,陈金龙已经习以为常。2022年3月16日,为了防止果里小学校园内大树的树枝与高压电线触碰,他爬上树去修剪树枝,不慎跌落,脚受了重伤,但他仍跛着疼痛的脚坚持走上课堂给学生上课。

陈金龙到学生家辅导学生做作业

果里村上坝至牛打场之间有一处学生上学必经的洼地,每逢大雨天气便积很深的水。为了学生安全,只要下大雨陈金龙就会亲自护送学生走过那段路。

在提到这件事时,陈金龙表情严肃地说:“孩子的安全大于天,必须保证孩子们安全度过每一天。”

家长们总是说:“把孩子交给陈老师,我们放心!”

成为校长后,陈金龙意识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到果里小学一年多的时间里,陈金龙争取多方社会力量的支持,维修了校门、解决了校门口路段的积水问题、增添10套办公桌椅和一张会议桌、建花池美化校园、改善食堂设施设备……同时,果里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稳步提升。

27年,近一万个日日夜夜,在工作过学校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陈金龙忙碌的身影和辛勤的汗水。

陈金龙曾说:“青春只有一次,我愿把它留在大山深处,点燃孩子的梦想。这,才是青春本来的色彩。”

曾经的青春梦想化作今天的踏实脚步。在陈金龙一路走来的每一个脚印里,都种下了一粒知识的种子,今天,这些种子正在发芽、开花,将他工作过的山村都装点得生动、美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