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冠山街道办事处,县有关部门:
为切实抓好我县2016年烟叶工作,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现结合州下达的工作计划任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一)烟叶生产。全县指导面积0.6万亩,收购烟叶1.5万担。其中:上等烟55%。
(二)设施建设。力争烟草援建水源工程枧槽冲水库通过审查。
二、政策措施
(一)计划政策。严格执行国家计划政策,计划落实坚持市场需求原则,倾斜特色优质、设施配套、持续发展、规模集中区域和适度规模种植户。全县严格按照销售订单组织生产收购。
(二)价格政策。严格执行国家烟草专卖局下发的2016年烟叶收购价格,50元/亩的下部烟叶优化结构补贴纳入收购价格。
(三)扶持政策。全县烟叶产前投入按收购金额的12.99%进行预算,新技术补贴中部上等烟由70元/担增加到100元/担,其它上等烟70元/担;专业化机耕深翻20元/亩、旋耕起垄20元/亩、专业化采收烘烤20元/担、专业化分级30元/担;烤烟种植保险按照烟草公司27元/亩、地方财政13.5元/亩、烟农4.5元/亩的标准缴纳,最高保险赔付金额1000元/亩。县财政从烟叶税中提足5%的资金用于设施管护,并设专户专款专用;各种烟镇从烟叶税收返还中安排不低于10%的资金用于烤烟产业发展。
三、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推进烟叶产业转型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现代烟草农业为统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的理念;以烟农增收为目标,转变烟叶生产方式,推进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减工降本,稳定提升烟农收入;以标准化生产为抓手,突出特色,提高调控水平,确保烟叶质量提得高、计划完得成、市场销得好;以互联网+微平台,创新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新模式,推进我县烟叶产业转型发展。
(二)严格计划分解,确保烟叶目标任务完成。一是层层分解计划,用足用实资源。早宣传、早发动,及时将计划落实到种烟地块、农户。二是坚持以合同管理为主线,与烟农签足、签实产购合同,严格执行合同收购政策,超合同、无合同的烟叶一律不予收购。三是将计划资源向生态适宜、好田好土、集中连片、设施完善烟区转移,向职业烟农倾斜。四是确保烟叶目标任务完成。各镇要按照目标组织生产,结合生产水平、品种特性、市场需求,充分考虑自然灾害等因素,科学预判生产总量,合理安排移栽面积,栽实面积、种足株数;要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收购管理水平,把好收购标准,平稳收购,既要满足工业需求,又要维护烟农利益,确保全县1.5万担计划和55%上等烟目标任务完成。
(三)合理布局烟区,提升种植规模水平。以烟叶基础设施为中心,优化烟区布局,通过种植规划、宣传引导,采用烟农互换转租或以村委会、合作社为单位租赁分包等有效措施推进土地流转,按照“先烟地、后烟农”的办法落实种烟土地;各镇要充分用好计划和土地资源,采取注册职业烟农种植计划优先、补贴优惠等办法,大力发展20-50亩的职业烟农,控制1 0亩以下的零星小户,确保烟叶种植集中连片,烟农种植规模适度,规模效益明显提高。
(四)坚持示范引领,配套落实关键技术。各镇要层层办百亩示范点、千亩示范带,以示范点(带)组装先进的烟叶生产实用技术、管理措施,以示范点为引领,建成龙里山地“中棵烟”生产标准模块,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效应,全面提升烟叶生产整体水平。落实“165”控制措施,即坚持烟叶原料满足卷烟工业需求为一条主线,统筹“种、采、烤、分、收、调”六个环节,主推“烟区生态优选与植烟土壤调控、烟株个体发育与群体调控、成熟度控制、中温中湿焖烤技术、专分散收”五项综合技术,恢复龙里山地烟质量风格。
(五)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设施管护。一是抢抓机遇,整合资源,通力协作,合力推进,重点抓好水源性工程、土地整理等项目建设。加强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和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项目建设的有序推进。二是切实抓好设施管护工作。坚持“一个工程项目、一套管护制度、一组管护人员”的管护要求,落实“人员、报酬、责任”,抓好设施管护,对公益性较强的烟水工程,要在“立制度、建机制、强考核”上下功夫,确保明年烟水工程管护“三落实”项目比例达到66%以上。要督促合作社加强育苗、烘烤等设施的综合利用,提高经营效益。
(六)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2016年,是龙里烟叶质量风格转变年,全县要把烟叶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产业来抓,促进烟农增收,加快推进烟叶产业转型发展。要明确工作目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让利基层,考核有力,激励有效的机制,加强检查督促、落实考核(具体考核办法由县两烟部门商县财政局制定)。统筹发改、农工、水务、电力、气象、国土、金融、公安、市场监管、保险等各方力量,整合部门资源,形成工作合力,确保2016年全县烟叶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2016年4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