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背景
龙里中学是龙里县唯一一所普通高中,所服务的对象为全县20余万人民,招收全县初中毕业生及外来应届初中毕业生。现有高中班级54个,在校学生3300余人,教职工200余人。学校原址处于县城中心,占地60160平方米,校舍面积37900多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校舍面积都远远低于国家标准的要求,且在原址无法扩大,同时该校址建设时间较早,设施老化严重。
《黔南州“十二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多渠道推动普通高中发展,鼓励和支持各地采取新建、改扩建、连班等形式,扩大普通高中的办学规模和教育资源。到2015年,高中阶段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3.5万人以上,基本解决初中毕业生升学问题。
由于当前全县现有高中1所,在校高中生3322人,计划能完成的招生人数不超过1200人/年,远远满足不了初中毕业生升学的需要。尽管2012年龙里县已扩大了高中招生数,但高中办学规模还远远未能满足初中毕业生升学的需要。
为尽快推进龙里新高中迁建,改善当地高中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当地高中办学的现代化水平,创建适宜师生学习、生活和发展的安全、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龙里县政府决定以龙里县教育局作为实施单位,实施贵州省龙里新高中建设工程PPP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
根据《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文件精神,结合项目实际及龙里县财政收支情况,拟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实施本项目。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贵州省龙里新高中建设工程PPP项目
2.项目性质
新建项目
3.建设地点
贵州省龙里县香樟岩片区
图1 项目地点示意图及交通图
4.实施主体
龙里县教育局
5.建设内容与规模
(1)建设规模
根据龙里中学总体规划,综合考虑龙里中学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最终确定本项目建设规模为:
在校生规模:102个班,5100人。
总用地面积:239075.00㎡。
总建筑面积:82523㎡。
其中:普通教学楼:14850㎡。
专用教学楼:7280㎡。
合班教室:480㎡。
教学办公:2260㎡。
行政办公:820㎡。
图书馆:2160㎡。
大礼堂:2160㎡。
体育馆:3260㎡。
教职工与学生食堂:6970㎡。
教师公租房:12600㎡。
学生宿舍:28305㎡
地下建筑面积:1378㎡。
(2)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行政楼、图书馆、大礼堂、体育馆、食堂、宿舍及地下室及其附属工程。
三、项目估算投资
根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本PPP项目估算总投资35846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2629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248万元(扣除监理费493万元),基本预备费1455万元,建设期利息1339万元。
该项目假设由社会资本方主导的项目公司负责融资2.6亿元,贷款期限15年,从第3年开始年均偿还2000万元,贷款利率按照五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上浮10%计取。
四、资金筹措
本项目估算投资35846万元,其中,自筹资金9846万元,由双方股东按照股比缴纳,其余2.6亿元由社会资本方主导的项目公司负责筹集。
五、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截至目前,本项目已经县发改局立项审批,已完成拆迁、征地施工图设计等工作,已达到开工条件。待本项目完成社会资本方招标工作将尽快开工建设。
六、项目财务状况
本项目实施期2年,运营期13年。
经测算,本项目经营收入共计102529.27万元,经营税金及附加4933万元,总成本费用85773.20万元,利润总额11823.07万元,所得税2955.96万元,净利润8867.11万元。
通过对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本项目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7.63%,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5.92%,税后财务净现值(万元)1575.69万元,税后投资回收期(年)11.03年。
七、投资回报方式
本项目属于公立高中迁建项目工程,采取投资、建设、维护管理一体化+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方式即建设—运营—移交(BOT)模式。项目回报机制采取“可行性缺口补助(即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回报机制,项目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及维护本项目。本项目通过使用者付费即物业维护管理、食堂经营及小卖部等部分物业运营获得稳定的收入,但收入不足以覆盖项目公司对本项目的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合理利润。根据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财金〔2015〕21号)和《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财政部,2015),本项目回报机制采用“可行性缺口补助”的方式,可行性缺口补助来源于龙里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
1.使用者付费
本项目使用者付费主要来源于教师公租房、宿舍等物业设施服务费和食堂及小卖部、停车位运营实现收入。经测算,本项目运营期内使用者付费6496.41万元,
2、可行性缺口补助
为保证项目公司对本项目的成本回收和合理利润而以财政资金支付的运营补贴,补贴金额根据项目建设成本、运营成本、使用者付费数额、合理利润率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当年运营补贴支出数额=[项目全部建设成本×(1+合理利润率)×(1+年度折现率)n/运营补贴支付周期(年)]+[年度运营成本×(1+合理利润率)×考核完成率]-当年使用者付费数额。经测算,本项目可行性缺口补助金额共计12899.91元。
七、价格确定及调价方式
本项目运营期较长。在此运营期内项目各种因素的影响将会导致收费价格与政府补贴的调整问题,为此需要对可能发生的项目状况进行预测、分析,设计合理的调价机制,以期达到各参与方的合理收益。本项目调价机制启动时间为运营期开始之日。
本项目以政府、社会资本方及使用者满意度为目标,通过构建关键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建立项目的调价与补贴约束机制。本项目影响收费的关键因素主要有:实际发生成本、CPI指数、税率等。本项目设计调价机制如下:
1、项目公司由于自身经营管理效率不高造成经营成本超支,此状况下仍然按照设定价格支付运营服务费,超出部分由项目公司独立承担;
2、项目公司由于CPI指数、税率调整、政府其他经济政策等造成经营成本超支,此状况下允许项目公司调价,但必须约定调价的上限,调整后的价格不可超过当期同类市场服务收费价格。
3、项目公司确认需要调价,必须由项目实施机构报县人民政府经批准后才可执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