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示》要求,按照《龙里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中明确的工作责任,现将我局2023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牵头组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根据《贵州省改厕“提质年”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我局认真研究抓好落实。一是印发《龙里县问题户厕摸排整改再回头看工作方案》《龙里县农村改厕“提质年”工作实施方案》,组织镇、村拉网式开展农村问题厕所“回头看”和整改工作,累计摸排农村户厕43299户,2013年以来享受财政资金支持户12272户,累计摸排出农村户厕问题1826个。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1642个,正在推进整改184个。二是抽调县级技术人员6个组共18人到各村(社区)指导改厕工作。组织开展县级督查8次,检查验收25次,编制督查通报2期,做到了4个100%,即:2013年以来享受政策户100%摸排;立行立改类问题户厕和年底整改类问题户厕100%完成整改;农村公厕和户厕有偿管护100%到位;改厕台账和厕所实际100%账实相符。同时,建立投诉机制,多渠道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提升群众满意度。三是新(改)建户厕方面。2023年州下达我县新(改)建厕所800户,整村推进村5个,目前已完成新(改)建1003户,占任务数的125.375%。
(二)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牵头管理外来物种,指导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方面。
2023年以来,开展外来入侵物种1127个样本点调查,调查物种134个,主要是一年蓬、钻叶紫菀、粗毛牛膝菊、苏门白酒草、白车轴草(白三叶)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等物种,对其发生生境、生境面积、发生区域、发生面积进行调查。
(三)动物防疫以及与动物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等工作方面。
一是指导县内生猪定点屠宰场严格按照无害化处理要求开展无害化处理,其中贵州高金食品有限公司进行第三方无害化集中处理,龙里县兴旺食品公司实行集中焚烧炉焚烧。指导养殖场户按照无害化要求开展无害化处理,鼓励大型养殖场实行第三方无害化处理机制,目前已建成1家无害化暂存点。二是2023年9月份我县兽医实验室已通过省级兽医实验室验收,实验室医疗废弃物已与第三方医疗废弃物处理公司签订集中处理协议,实验室安装有生物安全柜和污水处理设施,达到省级二级兽医实验室标准。
(四)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质量保护。指导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组织落实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制度,对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耕地采取分类管理措施方面。
一是耕地方面:利用稻油轮作项目、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项目、县级资金采购和农资门店销售使用有机肥等3876吨,配方肥、单质肥87.5吨,水溶肥(硼肥、磷酸二氢钾)99400袋,推广秸秆还田面积15.33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0.119万亩,建设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点2个,推广面积4万亩。开展田间试验3个,维护耕地质量监测点4个,监测取样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点32个。二是高标方面:龙里县2023年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新建1万亩,提质改造2万亩),到位资金5098万元。2023年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于9月11日开工实施,目前第一批高标项目完成工程进度85%,第二批598万元高标项目完成设计方案变更编制。二是2022年高标项目分3个项目实施(第二批项目分7个标段实施),项目全部竣工验收,验收率达100%,报账4215.323609万元,报账率达93.67%。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3.16万亩,任务完成率达105.33%。三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专项整治问题涉及2022年省级分片督导反馈问题、2023年省级分片督导反馈问题、省级项目验收抽查反馈问题、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反馈问题、审计署指出问题、市(州)核查反馈问题、县(区)专项整治自查发现问题和其他共八类。根据汇总统计,龙里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专项整治问题涉及四类38个项目84个问题,已经完成整改65个,其余19个问题待整改。四是《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工作方案编制已经完成图斑比对和外业勘察。
(五)指导农业清洁生产,推进农药、化肥合理使用和农作物秸秆、废弃农膜资源化利用。负责对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业务的综合。会同县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方面。
一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龙里县耕地面积32.21万亩,现种植粮油农作物总面积31.82万亩,预计总产量13.18万吨,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龙里县农作物秸秆产生量是8.17万吨,可收集量是6.72万吨,综合利用量是6.08万吨,综合利用率是90.54%。印发《龙里县2023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及秸秆禁烧工作方案》。二是农膜回收利用。我县农用地膜主要使用在蔬菜、玉米、草莓和烤烟种植上,农膜使用量517.77吨,回收总量467.77吨,回收利用总量340.12吨,回收率90.34%,回收利用率72.71%。全县有农膜回收加工企业1家,即:贵州塑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有70个废弃物回收点,发放回收桶110个。三是开展宣传培训。结合“安全生产”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生态日、适用技术培训会等开展废弃物回收处理宣传工作,共开展宣传培训16期,宣传培训人数119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共计1190余份,张贴秸秆焚烧告知书300份;下发工作提示2次,要求各村(社区)利用广播、微信群和抖音等加大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四是全面开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逐渐带动广大群众参与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的行动中来,最终实现全民参与。全县共建设245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其中县级回收点1个,镇级回收点6个,村(社区)、基地回收点192个,农药经营店回收点44个。五是开展种植18个基地回收点建设工作,在各镇(街道)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试点,以种植基地或种植大户为主,均安放于种植业生产基地(公司、合作社、大户等)。六是农药经营服务点回收点建设。全县44户农药经营点均要求安置农药回收桶,为农户提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的乱丢、乱扔等现象发生。
(六)指导生态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发展以及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坚持减量优先,推进农业清洁生产。依职责推进落实农业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相关工作方面。
全县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9231万亩,建成灌溉渠、管37.5549公里。推广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术面积0.119万亩。
(七)指导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面。
为不择不扣贯彻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部署精神,持续深入推进我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改善乡村环境,实现种养循环、农牧结合,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排查整治工作,充分掌握我县规模养殖场户的养殖生产现状,督促养殖场(户)及时整改,消除污染隐患,并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跟踪。2023年共排查养殖场(户)137户次,填写《2023年龙里县畜禽养殖生产工作指导记录表》137份,排查出8个畜禽粪污问题,8个养殖场已全部完成整改,与养殖场(户)签订《规模养殖场安全、粪污处置、动物卫生质量安全承诺书(责任书)》100份。
(八)指导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及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对水产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监督、指导和服务。加强水产养殖业对水质污染的防治方面。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养殖尾水直排排查整治工作,充分掌握我县规模养殖场户的养殖生产现状,督促养殖场(户)及时整改,消除污染隐患,并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跟踪。共排查养殖场(户)80余户次,排查出2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同时要求各养殖场(户)必须张贴安全生产标识标牌,搞好安全生产,认真做好养殖生产档案。
(九)指导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工作,加快淘汰老旧农业机械方面。
我局根据《贵州省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1年)》要求,制定《龙里县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1年)》,并下发各镇(街道)按要求开展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宣传,加强老旧农业机械淘汰进程,制定宣传单、手册由各镇(街道)利用重要时节节点进行进组入户、田间地头进行发放宣传,共计发放宣传单、手册600余份。
(十)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方面。
优化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在三元河入境断面(朵花河)、三元河出境断面(三五三七厂)、龙里县金溪村谷冰河、湾滩河下游500米处设置4个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在洗马镇金溪村布设1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开展每季度1次、1年4次农村生态环境监测,根据监测显示,2023年监测结果均达标。
(十一)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对农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本行业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台账方面。
依照《龙里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农业机械生产安全排查整治的工作提示》要求,对各镇(街道)非牌证农业机械开展摸排收集汇总,非牌证燃油农业机械共计6614台(套),目前非牌证燃油农业机械属于动力较弱,排放污染物危害程度较小,牌证燃油农业机械目前在册80台,符合国家现行排放标准,总体台账已建立完善。
(十二)农业生产活动排放大气污染物和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指导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负责防止焚烧秸秆等产生的大气污染方面。
龙里县耕地面积32.21万亩,现种植粮油农作物总面积31.82万亩,预计总产量13.18万吨,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龙里县农作物秸秆产生量是8.17万吨,可收集量是6.72万吨,综合利用量是6.08万吨,综合利用率是90.54%。印发《龙里县2023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及秸秆禁烧工作方案》。
(十三)组织对涉及农业、渔业、农用地生态环境损害事件的调查、鉴定评估、赔偿磋商、提起诉讼、修复监督等工作方面。
经梳理,2023年无相关情况。
二、取得的成效
(一)多措并举,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
龙里县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1234”工作法,高质量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建立1套高效组织管理体系。把农村厕所革命纳入一把手工程,县委由县委书记每月调度,乡镇由镇党委书记部署,村级由村支书(第一书记)具体落实。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每周统筹调度,组建1支专班和技术专家团队做好技术指导。落实2个到户:政策宣传到户(明白卡);奖补资金兑现到户(一卡通兑现);把好3关:把好技术模式关(散户三格式化粪池水冲厕所或厕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式);把好建设质量关(首测过关制、模具移动式培训、短视频生动化培训+组织6个检查指导组常态化进村入户检查指导);把好验收(100%村级初验、100%镇级验收和县级抽验30%以上 )。做到4个100%:2013年以来享受政策户100%摸排;立行立改类问题户厕和年底整改类问题户厕100%完成整改;农村公厕和户厕有偿管护100%到位;改厕台账和厕所实际100%账实相符。
(二)压实责任,有力推动高标项目落地见效。
一是统筹推进方面。通过对2019年龙里县洗马镇花京村、巴江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料不规范等19个统筹推进有关问题的整改,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主管单位、业主单位与项目参建单位协同推进机制,使得专项整治工作有序高效推进。二是规划设计方面。通过对非粮化图斑等33个规划设计类问题整改,积极推广“六方会审”,推动项目选址更符合群众生产意愿、建设内容更符合农业生产需求,项目区域更符合政策要求。三是工程监管方面。通过对工程质量管理不规范等12个工程监管类的问题整改,建筑材料符合标准要求,建设内容更加合理,隐蔽工程监管更加规范,工程质量达标。通过对2019年龙里县龙山镇水苔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5个项目验收类问题整改,实现2019年—2022年项目全部竣工验收、全部高质量上图入库,完成农田建设综合监测平台2019年—2022年项目信息校核更新。四是助农增收方面。通过大力进行“三方共建”,培育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参与项目建设,组织群众就近就地务工,2022年、2023年项目分别带动600、650人就近就地务工,分别发放以工代赈薪酬920万元、950万元,分别占2022年、2023年项目财政补助资金4500万元、4500万元、20.44%、21.11%,既保障了项目有力有序、保质保量推进,又促进了人民群众就业增收。五是管护利用方面。通过对2021年龙里县冠山街道办事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8个管护利用类问题整改,完成竣工验收项目管护移交16个,落实管护资金64.6万元;健全完善高标准农田管护制度,将高标准农田管护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流转高标准农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高标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高标准农田粮食产能达到530公斤以上;如:引导湾滩河镇羊场社区股份制合作社集中流转高标准农田500亩,发展水稻产业500亩,实现亩均产量达532.14公斤,产值达106.4万元。
龙里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9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