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龙里县水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扣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抓好涉水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水资源保护、污水治理、水土保持监管等重点任务,以实际行动为县域水生态环境改善贡献水务力量。根据省生态环境厅等18家单位印发的《关于推动职能部门进一步做好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现将2024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履职和美丽贵州建设工作情况予以公开。
一、工作履职情况
(一)强化河湖长履职,共护河湖水生态环境。一是全年我县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对照巡河工作提示,积极主动完成巡河任务,截至目前县级河湖长巡河160余次,巡河发现问题均已通过现场安排、派工单、工作提示等途径解决。二是持续开展“水妈妈为母亲河梳妆添绿”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全年组织有关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次,参与人员350余人,放流各类大小鱼苗1000余尾,联合团县委拍摄龙里“水妈妈”生态文明大讲堂视频,在团省委的“贵州青联”微信公众号专题播报。
(二)强化水资源管理,严守生态用水红线。一是开展无证取水排查整治,督促5家取水户完善取水许可手续。二是联合龙里县供排水总公司和贵州跃龙供排水有限公司对2023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工业服务业单位进行摸底排查,并将55户工业服务业单位纳入2024年计划用水管理。三是完成48户自备水源取水户2024年计划用水审批并下达用水计划批复。四是督促取水户全面开展计量设施排查整改,并已完成14户取水户计量设施更换及检定。五是不断规范管理取水许可工作。2024年取水许可新审批发证5个,延续办理2个,注销取水许可证3个,正在审批办理取水许可3户,其中于2024年7月31日完成贵州龙里三友渔业有限责任公司首个承诺制取水许可证发放。六是按时收取水资源费。2024年1月至11月共征缴水资源费73.66万元。
(三)强化供水管护,筑牢饮用水安全屏障。一是委托县供排水总公司对全县21座水库和19座水厂进行运行管理,采取“供排水分公司+村级管水员”管理模式,明确32处分散式供水工程管护主体,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水员81名,逐步实现城乡供水服务均等化。二是在镇(街道)设立3个供排水服务站,实行“通水到户、计量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的“四到户”运行管理机制,2024年以来,累计上门服务2816次,帮助解决问题2816个。三是联合县卫生健康局按照每个镇(街道)设1-5个监测点要求,在全县设置21个监测点,定期开展枯水期、丰水期水质监测;供排水公司负责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规程》规定的监测项目和频次对水厂出厂水、末梢水或农村分散水源开展水质检测,确保群众用水安全。
(四)深化污水治理,保障城镇生活污水应收尽收。一是建立城乡污水一体化管理体系,扎实推进污水管理提质增效。制定印发《龙里县城乡污水一体化管理改革工作方案》,按照城乡统筹,以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的原则,实现全县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和城乡污水一体化管理。以“三个统一”和“三个强化”为抓手,确保全县污水应收尽收、达标排放。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9676万元,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2万吨;新建改造污水管网6.21公里,进一步提升污水收集能力。三是强化污水管网运行维护。更换雨污水井盖338个、雨水箅子197个,疏通堵塞管道216处,巡查污水管线长度约576.4公里,巡查雨水管网长度约338.2公里,开展汛期市政道路排涝28起,发现整改污水设施损坏点27处,确保群众“脚下安全”,有效保障城镇生活污水应收尽收。四是严格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单位绩效考核。根据《龙里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考核绩效付费管理措施》,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单位进行评分,将评分结果与污水处理费拨付挂钩,2024年累计开展绩效考核12次,进一步规范和强化我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工作。五是强化涉水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对照督察整改工作要求,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2023年省委环保督察反馈2个问题整改销号。
(五)推进水利工程高质量建设,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屏障。一是夯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1个,重点山洪沟项目5个,累计综合治理河长32.5公里,对两岸7200亩农田和2.06万居民进行有效保护,河道堤防大多采用格宾石笼网生态护岸形式,实现“河畅、水清、岸绿”的良好水生态环境。二是强化体系建设,压实防灾减灾责任。坚持以防为主,建立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队伍;强化部门联动,完善应急叫应机制。制定印发《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细则》,抓好预报从准、预警从快的监测措施。按照属地管理和行政责任制,积极推动防灾减灾工作具体任务落实到责任人员,汛前落实并公示水库、山塘和山洪灾害易发区“三个责任人”和“三个负责人”,建立排查机制,对辖区21座水库、164座山塘、16个山洪灾害易发区开展隐患排查,发挥“人”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六)持续发力,水土保持管理有成效。一是水土流失治理稳步推进,水土保持率位居全省前列。2024年度完成720万元水土流失治理资金建设任务,同时获2025年度水土流失治理补助资金1000万元,龙里县水土保持率达到87.09%,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阶段目标,位居全省前列。二是监督与服务同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通过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系统运用和日常监督检查,累计开展监督检查13次涉及项目54个,实现监管全覆盖,县域内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事件发生。审批(备案)水土保持方案48个,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备案21个,累计开展开发建设项目规划审核及规划选址44个,项目准入服务到位。三是部门交互机制建立,水土保持工作有保障。在水务改革和水土保持费改由税务局征收后,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事宜衔接顺畅,工作效率有效提升,并形成长效信息交互机制,2024年累计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572.25万元。
(七)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民治水良好氛围。一是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六五环境日”等宣传活动契机,通过电子宣传栏播放节水宣传标语、防溺水宣传视频及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知识讲座、“千城地标亮节水”等方式,广泛宣传涉水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与法律法规,增强公众爱水护水意识与参与度。二是推进涉水工作信息公开。利用县政府网站水务局专题页面,及时公开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山洪灾害防治、水资源管理等工作进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5年,龙里县水务局将持续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美丽贵州建设部署,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抓好涉水生态环境整治、监管,巩固提升良好水生态环境,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擦亮底色、守牢底线。
(一)进一步压实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责任体系,建立河湖“四乱”问题举报、督查和考核机制,发动群众力量,拓宽问题收集渠道,适时将涉河问题通报县级河湖长,专项研究具体问题整改措施,推动河湖四乱问题闭环管理,将河湖长制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
(二)继续对公共管网1万立方米及自备水源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对超计划用水的实行累进加价,提高用水效率。
(三)强化供水保障排查整治,健全问题收集、研判、处置和回应机制,畅通供水问题反映渠道,密切关注容易引发水事纠纷的苗头性问题,维护正常用水秩序。
(四)持续推动龙里县城乡污水一体化管理改革工作,对照改革清单中的难点问题,逐项加以解决,全面提升我县污水管理水平。
龙里县水务局
2025年5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