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龙里以水为媒,绘制了乡村发展新画卷。龙里大力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强化水网布局、加固防洪堤防、升级灌区配套及农村供水改造等关键举措,夯实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水利基础,龙里县水务局通过几个方面持续发力,逐步实现人民群众“掬水而用、临水而憩、依水而兴”的美好愿景。
一是凝心聚力治河,筑牢水利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龙里县整合中小河流、山洪沟、水美乡村、清洁小流域等项目资金系统推进河道治理,共实施河道治理工程30处,累计投入资金9.3亿元,综合治理河长146.74公里,解决了3.98万亩耕地和13.38万人防洪安全问题。
二是撬动多方资源,释放综合效益。良好水生态环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促进水旅、水产融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龙里县农村水系连通项目朵花河区域撬动了“朵花大桥”“龙里水乡”等文旅项目建设,新增社会资本投入70亿元以上,同时通过项目建设将紧邻已建成的莲花湿地休闲体验区、龙里大草原、龙里油画大草原等优质旅游资源深度衔接,解决区域5个村33个组2100余人就业,实现年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带动新增农家乐26家,接待各地游客107.67万人次,消费收入约3500万元,促进过路游客发展为过夜游客。实现了“水利搭台,资本唱戏”的水利发展新格局。
三是坚持项目为王,带动就业增收。推行“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的方式,吸引项目区群众就近就业,2024年以来,龙里县实施水利工程22个,向群众发放劳务报酬1200余万元,带动当地500余名群众参与务工,同时通过种植经果林、经济林2320亩,促进群众年增收110万余元。让群众充分参与到项目建设和公益性基础设施维护中,促进了当地群众稳定就业增收。
四是完善农田水利,助力产业发展。“十三五”以来,在省州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龙里县先后通过实施山区现代水利、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灌区节水改造、烟水配套等项目实施,累计投入资金3.12亿元,敷设管(渠)道450余公里,新增及改善有效灌面14.29万亩,将湾滩河灌区创建为水利部认证的节水型灌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打造“羊场大米、龙里豌豆尖、龙里黄瓜、龙里刺梨”等特色产业。灌区群众人均年收入增加1万元以上。
龙里治水兴水步伐将永不停歇,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源源水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