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八
  • 背景七
  • 背景六
  • 背景五
  • 背景四
  • 背景三
  • 背景二
  • 背景一
龙里县司法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打印 关闭 字号:

2024年,龙里县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职能,以法治龙里建设为主线,努力营造和谐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现将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总体情况

(一)强化法治保障职能,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工作合力。

一是发挥统筹协调职责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部署全年依法治县和依法行政重点工作,将法治建设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重大议事内容,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印发《龙里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中共龙里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等文件。召开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会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二是压实合法性审查责任。编制印发《龙里县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并及时调整新增事项。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排查清理,发挥法律顾问把关作用2024年,审查合同协议550件,起草或者参与起草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4件。参与行政执法案卷评查3次,评查卷宗百余卷,为政府及各级各部门提供法律培训和指导10余次,纳入重大行政决策事项5项,目前已完成重大行政决策事项4项。三是办好复议应诉,矛盾化解在前2024年行政复议案件调解和解结案29件,全县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进一步优化行政复议资源配置,推进行政复议委员会实体化运行全县一审行政诉讼败诉率为2.53%,低于上年度全省平均值(2023年全省平均败诉率为12.86%)。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四是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制定《龙里县2024年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任务清单》2024年,通过自查自纠排查、投诉举报线索转办,发现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8个,完成整改8,州级查找到龙里问题4个,完成整改4个,省级反馈整改问题8个,完成整改8,完成率为100%

(二)优化公共法律服务职能,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模式联合经开区、县投促局印发《龙里县2024年度惠企公益法律服务实施方案》2024年,共组织开展涉企集中法治宣讲3场次,内容包括涉企公证事项和涉企商事仲裁事项。法律服务团队共入企走访105次,解答企业相关法律咨询60余件次,帮助企业解决法人治理等问题3件次。二是夯实公共法律服务基础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开展便民法律援助服务。通过贵州法网1234812345热线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2024年,黔南12345民生服务热线共受理工单194件,贵州法网12348工单共受理11件,贵州省综合网格化平台共受理10件,受理工单全部已办结,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为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扩宽各领域矛盾纠纷化解渠道的同时为县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20244月通过招引优秀执业公证员实现龙里县公证处恢复执业,截至目前,办理公证案件440件。三是强化基层法律服务触角2024年,各村(居)法律顾问共收集到群众需求清单771单,接待群众咨询660人次,开展法治宣传253次,协助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4次,提供法律意见51条,帮助审查涉及村居项目的合同数106件并提出法律意见156条,审查村规民约5件,代理法律援助案件34件,免费代写法律文书40份。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标准化,对“法律明白人”进行动态调整和线上培训全县共培养“法律明白人”950名,实现全县79个村(居)“法律明白人”全覆盖。2024年,182名村(社区)“法律明白人”颁发荣誉证书。

(三)提升法治宣传职能,营造全民守法氛围。

一是推进普法责任有序化印发《2024年龙里县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点》《龙里县2024年推进民法典实施工作要点》《2024年龙里县“民法典宣传月”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县各部门年度核心内容和任务安排,指导各镇(街道)、各部门制定本单位年度普法工作计划、普法责任清单。二是推进学法用法常态化举办2024年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组织全县7288名国家工作人员完成年度学法考试,参考率和合格率均为100%。印发《龙里县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将领导干部学习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情况作为年终述法必述内容。三是推进专题普法多样化聚焦青少年权益保护,县司法局配备12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为全县18所中小学上好“开学第一课”。2024,共开展各类宣讲、宣传活动进校园38场次,受众师生1.2余人,解答师生咨询法律问题70余条全县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9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2万余份,解答群众相关法律咨询12100余人次

(四)优化特殊人群管理措施,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依法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加强思想教育和管控常态化。实行手机定位以及矫务通APP刷脸打卡签到制度等措施化解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风险。2024,开展社会调查评估68人次,举行和参与4次社区矫正重点案件评查工作。开展社区矫正对象技能培训10人次,协助社区矫正对象申请临时救助、低保5人次,发布县内企业用工信息5次。2024在册社区矫正对象管理稳定,未出现脱管漏管情况。二是全面落实必接必送政策,加强安置帮教对象信息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2024,共衔接170人,全县新增在册安置帮教对象239人,全部按“一人一档”要求建立档案。接收服刑人员家属会见申请1200余次,通过审核700余次,依法进行远程会见700余次。

存在的问题

(一)公法队伍素质有待提升。当前,我县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明显短板。执业公证员和优秀仲裁员缺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民商事法律服务需求。目前,我县案件数量远高于全州平均水平,且复杂、疑难案件逐步增加,此外,民商事仲裁服务相对滞后,未能充分发挥其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作用,导致部分案件仍依赖于法院诉讼,万人起诉率指标仍有待优化。

(二)行政执法监督措施仍需强化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部分执法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仍有待提高。各部门在自由裁量权行使、落实为民服务上还有偏差。执法人员调整频繁,执法队伍新兵多,有的不熟悉法律法规,不懂执法程序等,工作方法简单,依法行政的能力与人民群众的总体诉求还不适应。

(三)基层法治建设需深化对镇(街道)法治建设工作指导力度不足,面对基层执法基础薄弱、法律专业审核人员缺乏等问题,现有的指导措施效果不明显。例如,镇(街道)赋权事项运行评估中,发现部分事项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不高,反映出在手把手执法指导和个案支持上的缺失,此外,基层司法所人员配置不足、专业素养的缺乏,无法有效应对繁重的工作任务,这都对基层法治建设构成了挑战。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围绕县域中心工作,丰富公法队伍培养模式。一是加强与省公证协会的沟通合作,采取公证员助理委培的形式助力我县公证员专业素质提升,增强复杂疑难案件防范化解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引进民商事仲裁机构到我县设立仲裁庭,扩大矛盾纠纷化解渠道,使仲裁成为解决民商事纠纷的高效途径,进一步优化我县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减轻法院诉讼压力,持续优化万人起诉率指标。三是持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人员绩效考核方案、管理方案及培养方案,全面提升公法队伍专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确保执业人员引得进来,留得下来。

(二)持续践行执法为民宗旨,提高县域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一是持续强化培训和教育制定定期培训计划,‌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培训内容包括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培训,旨在提升一线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执法、‌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的能力二是尤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通过培训促进执法人员知识更新,‌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目的,‌强调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

(三)持续推进镇(街道)法治建设工作,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一是加强对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业务指导。开展合法性审查工作培训,强化合法性审查工作业务指导,切实提升乡镇合法性审查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进一步规范合法性审查程序步骤,确保合法性审查意见的准确性、专业性。二是抓实法律明白人培养提升工程,探索法律明白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多元路径,发挥多元作用。学习和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并进一步健全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引导律师提前介入婚恋家事矛盾纠纷调解,及时开展法律风险疏导,全方位保护妇女儿童权益,避免“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龙里县司法局

20253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