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八
  • 背景七
  • 背景六
  • 背景五
  • 背景四
  • 背景三
  • 背景二
  • 背景一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黔韵说唱”传播新思想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打印 关闭 字号:

2020年,在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洗马镇平坡村,村民张莉、兰开斌、王大荣、张飞燕等人尝试通过说唱的形式,拍摄抖音短视频宣传家乡的民族特色文化,视频发出后,得到广大网友好评,据此,龙里县创设了“黔韵说唱”宣传品牌和志愿服务项目,将党的理论知识、新时期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通过文艺化、大众化、本土化、生活化、特色化的说唱方式,向各族群众进行宣传展示,“黔韵说唱”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也逐渐成为一支“明星”队伍,他们推出的说唱宣传作品,成为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促进民族团结的辅助力量。

一是聚焦队伍组建,拓展政策理论宣传宣讲的参与面。在全县范围内挖掘能说能唱、能跳能演、能编能导,并且具有一定影响力、广受群众关注的各类新媒体传播人才,加入“黔韵说唱”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伍,通过规范管理、主动服务,找载体、搭平台,引导他们成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宣讲的辅助力量。通过策划选题,发挥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特长爱好,推出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移风易俗、经济发展等一系列宣传宣讲作品,广受各族群众喜爱,成为龙里理论宣传宣讲的一张“亮丽名片”。目前,队伍已吸纳志愿者30余人,逐渐壮大,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借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的全方位嵌入,大力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二是聚焦热点难点,增强政策理论宣传宣讲的针对性。围绕新思想、新政策、新理论宣传和践行社会主流价值,培育文明新风目标,龙里整合“山歌伴飞新思想”创作编写“笔杆子”志愿服务队伍力量,结合各时期重要会议精神、政策理论、移风易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等宣传宣讲主题,创作编写“黔韵说唱”系列宣传宣讲作品,经传媒公司艺术化处理后,用特色方言把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艺术文化表现出来,编排、拍摄成“黔韵说唱”短视频作品,形成独特的“黔韵说唱”宣传宣讲文化品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大力传播现代文明力量,推广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增强基层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水平,帮助各族群众更好融入现代生产生活,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力,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目前,已拍摄系列专题宣传宣讲短视频、微视频60余期,改变了以往靠开会、念文件、发资料的政策理论宣传方式,让群众记得更牢,宣传成效突出。

三是聚焦群体爱好,提升政策理论宣传宣讲的覆盖面。开设“黔韵说唱”视频号、抖音号等,通过新时期广大群众喜爱和擅长的微博、微信、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出去,用黔式rap讲理论政策,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百姓认同感强,理论宣讲“活”起来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群众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传就开,推动新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理论宣传宣讲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黔韵说唱”团队通过精心编排一心向党的文艺作品,转变话语方式和传播手段,用说、唱、演、跳等方式来开展政策理论宣传宣讲,赋予了“好花朵朵向阳红”的深刻寓意,在各族群众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系列短视频作品深受群众喜爱,引发省内外媒体、网民的大量关注,各族群众在网上广泛点击浏览、点赞,好评如潮,让各族群众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参与者、受益者、评价者,积极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氛围。

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紧紧围绕民族地区事关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通过独特的宣传宣讲方式,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传播展示经济社会发展风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凝聚起团结互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已逐渐成为一支全县乃至全州、全省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队伍,为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作出积极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