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八
  • 背景七
  • 背景六
  • 背景五
  • 背景四
  • 背景三
  • 背景二
  • 背景一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龙里县“三引领三凝聚”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新模式
打印 关闭 字号:

近年来,龙里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城市社区为重点,创新推进互嵌式社区建设,着力构建民族团结交融互嵌新家园,有形有感有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纵深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辖区各族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得到显著提升,为推动龙里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强大合力。

强化党建引领,铸牢“五个认同”思想,凝聚各族群众融入社会治理新格局。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多方面,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部门依法管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管理格局。坚持以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互嵌式社区建设,大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良好氛围,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推进党的工作和民族工作“同频共振”,将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共同管理、共同服务,着力营造社区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指数显著提升。选配社区居民楼长,作为群众代表参与社区管理,形成社区——社区管理者——楼长——搬迁户的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大力推行党支部党员担任楼栋长,多种形式亮身份、亮承诺,分片联系服务群众,深化社区服务网格化管理。组建民族志愿服务队,开展一心向党、砥砺前行”“晾家风·晒家训等活动,加强社区民族工作基层治理能力建设,自觉维护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不断打造城市社区民族交融互嵌的典范,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强化文化引领,树牢“四个与共”理念,凝聚力量构建各民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始终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城市民族工作全过程,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强化民族文化感染力、凝聚力、向心力。打造“村史文化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非遗文化厅”“社区记忆”等一批社区特色民族文化景观和阵地,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以文化认同凝聚民族团结共识。搭建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互鉴交融平台,依托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化大舞台、农家书屋等载体,开展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宣传、移风易俗宣传,将文明实践活动与民族团结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整合共享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互通民族友谊,凝聚民族力量。

强化创新引领,夯实“两个共同”基础,凝聚各族群众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奋进社区探索构建“红石榴”互嵌式发展模式,打造民族团结食堂、民族团结广场、民族团结进步走廊,组织开展孔雀寨七夕情歌节、摆省跳洞、春节民俗踩街等各类民族文化节庆活动,推进“红石榴心”行动强交融;发展壮大园区企业规模,引导各族群众就近务工就业,推进“红石榴薪”行动增收入;引入双语调解模式,探索实行互嵌式社区“四建四进”基层事务治理方式,推进“红石榴新”行动练能力;组织开展互助评比表彰活动,选树榜样促进团结,推进“红石榴星”行动树典型。奋进社区成功获评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并跻身黔南州示范引领型易地搬迁安置社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