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八
  • 背景七
  • 背景六
  • 背景五
  • 背景四
  • 背景三
  • 背景二
  • 背景一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龙里 > 招商引资 > 投资信息
龙里构建“三督三查三考”模式 助推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打印 关闭 字号:

一、构建“三督”网络,助推经济发展

(一)县级定期调度督导。县委、县政府每月定期召开工业经济调度会,针对工业领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由县督查督办局开展常态化跟踪督查,实行调度、督查、落实、反馈机制,形成一月一调度循环督查模式,促使工作出成效、出亮点。截至目前,共计召开工业调度会议22次,形成督查材料36期,发现问题、困难370余个,提出建议280余条。

(二)责任领导包保督办。实行“一个项目、一个包保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工作班子、一个倒排工期表”的“五个一”机制,由县四家班子领导包保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负责对包保项目推进情况、项目相关手续办理情况、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工业经济调度会议定事项牵头督办,做到“以督办促服务到位,以督办促项目落地”。

(三)部门联动专业督查。建立专业督查队伍,在涉及工业物流领域的部门设置督查督办专员,发挥其在本部门、本行业业务熟练、专业对口的优势,负责工业经济类项目的督查工作,具体对工业领域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工业(商贸)主要指标、招商引资、龙里县中小企业大数据服务平台、企业复工复产等工作开展督查,有效避免督查“门外汉”,工作“浮”于表面的现象。

二、围绕“三查”原则,突出督查重点

(一)重点查关键指标。结合增比进位工作,锁定工业经济目标任务,强化对规模工业产值、规模工业增加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工业累计用电、工业税收等关键指标的调度督查,把各项指标抓准、抓实、抓牢。通过高频次的督查,龙里县连续五年在全省经济发展综合测评中位于前列。

(二)重点查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工业领域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按照“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月一公示”的调度机制,对全县24个工业类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建设情况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督查过程中,对照倒排工期及节点计划,根据推进情况分超前推进、按计划推进、推进滞后三个类别,并每月公示。同时针对滞后项目,及时将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函告县分管领导,以督促责任单位研究解决方案,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开展工业领域类项目督查130余次,协调解决困难及问题290余个,形成反馈、通报等材料50余期,制作展板63块,公示27次,对推进滞后项目函告县分管领导41次。

(三)重点查营商环境。一是出台《龙里县企业特派员选派管理暂行办法》,对派驻企业,全程跟踪企业成长的特派员进行强化管理,不定期对特派员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跟踪督查。二是加强对工业重点项目在立项、用地规划、环评、施工许可等前期手续办理情况的督查力度,对未开工和进展缓慢的重点项目及时进行调度,做到提早介入,全程跟踪督办。三是深入开展投资环境专项督查整治工作,向企业发放《龙里县发展环境专项整治巡查组服务企业联系卡》,在县内媒体公布龙里县损害发展软环境投诉举报电话、邮箱,鼓励群众及企业对国家公职人员在开展行政工作及服务过程中存在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监督。目前,查处“吃拿卡要报”、“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发展环境案件44件,结案38件,正在办理6件。

三、强化“三考”成效,注重结果运用

(一)注重过程考核制定《龙里县落实黔南州工业发展考评体系的工作方案》及任务分解表,明确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由县督查督办局会同县工信局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开展督促检查,并将各项指标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同时,对增比进位工业指标及州对县考核、县对各单位考核涉及工业项目类指标进行季度考核,由县考核组随机抽取部分项目开展查访核验,如发现有弄虚作假及项目未完成的,对考核单位和被考核单位同时扣分,所扣分值直接在本季度考核分值中扣减,且不能下季度核销,有效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二)注重作风考核充分发挥作风效能督查和目标管理考核两把“利剑”,形成“抓作风即抓工作抓考核”的运行机制建立《龙里县督查正、负面清单管理实施细则》,将工业考核内容直接作为平时的督查重点,并在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实行督查通报批评倒扣分机制,让督查结果更多的在目标管理考核中得到运用和体现。如在州对县目标综合绩效考核中,将季度考核指标作为重点督查工作,过程跟进落实情况,对工作推进缓慢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工作推进超前单位通报表扬

(三)注重成效考核对督查的结果形成督查反馈和督查通报,及时向县领导和相关单位反馈,将通报情况作为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扣分依据。充分发挥媒体网络监督作用,以督查专刊、电视和公示牌曝光、网站和微信传递及时将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项目建设的推进情况、单位和个人抓落实的情况进行晾晒。如:针对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根据推进情况将其纳入单位年度工作综合目标管理考核(每个项目按时序推进在年度工作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中加0.1分、超前推进加0.2分、推进滞后减0.2分)进行管理,以达到鼓励上进,鞭策后进,有效杜绝了“破罐子破摔”效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