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数民族基本情况
(一)少数民族构成情况。在龙里县境内,除了人口在万人以上的汉族、布依族、苗族外,还有彝族、侗族、土家族、壮族、水族、瑶族、毛南族、回族、仡佬族、仫佬族、满族、白族、黎族、蒙古族、藏族、傣族等共28个民族。2014年少数民族年末人口为9.6万余人,其中,苗族人口5万余人,布依族人口4.3万人,其他少数民族0.3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2.6%。
(二)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情况。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在40%以上的镇有湾滩河镇(占全镇总人口的76%)、龙山镇(占全镇总人口的45.9%);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在50%以上的村有冠山街道的大竹村、五里村、龙云村、新民村、富洪村、定水村、大新村、永合村、乐阳村、凤凰村、永安村、高坪村、三合村、西联村、渔洞村,谷脚镇的观音村、大谷冰村、高枧村、新坪村,醒狮镇的谷汪村、旧寨村、凉水村、大岩村、大坝村,洗马镇的平坡村、落锅村、乐宝村、顶溪村、坞坭村、长芽村、关口村、石板滩村、长沟村等。
二、苗族分布情况
龙里县苗族分布在全县聚居有141个村寨,与汉族杂居有161个村寨,与布依族杂居17个村寨,与布依族、汉族杂居77个村寨。县境内苗族过去自称或他称为Homsrens“红苗”(或高坡苗)、Homsbeeb“白苗”(或高山苗)、Homszangb “海巴苗”(或田坝苗)、Homsbloungb“青苗”、Homsbleeb“花苗”和Homs?? “印苗”。上述称呼的苗族居住在龙里县境内,属于苗族的1个支系。各种称谓以衣着服饰、风俗习惯等特征流传下来而沿袭不断。
三、布依族分布情况
龙里县布依族分布在全县聚居有133个村寨,与汉族杂居有112个村寨,与苗族杂居有17个村寨,与苗、汉族杂居有77个村寨。布依族自称Buxqyaix(“布依”。“布”在布依语里是“人”、“族”或“民族”的意思。“越”或“依”是古越人对自己的称谓。民国时期称为“夷族”、“仲家”,多见于官方文件中,民间称呼很不统一。解放后,为了清除历代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谓,真正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1953年冬季,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按民族的意思,统一称为“布依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