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取龙架山之“龙”、乡里之“里”而得其名,位于贵州省中部,隶属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土地总面积1521平方公里。全县总面积占贵州省面积0.86%,占黔南州总面积的5.8%,海拔1080---1500米,年平均降水量1089.3毫升,相对湿度为80%。全县行政区划5镇1街道办事处,辖82个行政村。全县森林资源面积134.万亩,有林地面积78.41万亩,森林覆盖率63.41%。居住有汉族、布依族、苗族等20余个民族。
龙里是文化悠韵、民族多彩之乡。“龙里”建置最早见于唐代,历史悠久,留下了历史名人王阳明、徐霞客、林则徐,地质学家万鹤仙等的足迹。红军长征两次过龙里,完成了毛泽东“四渡赤水”战略思想的实施,实现了“调出滇军就是胜利”的战略目标,中央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转战龙里,留下了观音山、倪儿关、清水江、播箕桥等红军长征文化遗址和感人至深的故事。并有闻名遐迩的巫山古岩画群、冠山古建筑群、云台古寺、吊洞古人类活动遗址、果里洞棺葬、营屯古营盘等人文景观。龙里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民族服饰绚丽多彩,民族工艺品古朴精致,有着正月跳月、跳洞、四月八、六月六、“七夕”情歌节、端午游百病等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龙里是入黔咽喉、四会五达之地。龙里县“负山阻溪,为入省咽喉”,地处黔南北翼要域,位于省会贵阳近郊,是省会贵阳市的东大门、黔南州的北大门,距贵阳市中心28公里,距龙洞堡国际机场20公里;有湘黔、黔桂、贵广、沪昆4条过境铁路(高铁)通三湘下两广;210国道,厦蓉、贵新高速横贯东西,贵龙城市干道和龙溪城市干道镶嵌黔中、直达贵阳,加上贵黄高速、贵龙纵线二期、龙水路,规划建设的贵阳旅游环线、双龙北线,有10条快速通道与贵阳互通。
龙里是钟灵毓秀、康养休闲之域。龙里境内植被葱茏、生态良好,自然景观千姿百态,有1.33万公顷集中连片森林覆盖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3.41%,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天然氧吧、避暑胜地、养生天堂。地域风光秀美,山水旖旎,苍翠如海,旅游资源丰富,有天然氧吧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奇特壮美的高山台地大草原;有双龙镇·巫山峡谷、油画大草原2个国家AAAA级景区和龙里大草原、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茶香十里刺梨沟、湾滩河孔雀寨、龙里贾托山、摩都娱购公园等6个国家AAA级景区。相继建成的龙门镇、龙里水乡、油画大草原等项目,糅合人文精华、吸纳现代元素、融合山水景观,“康养龙里·健康之旅”正在秀出生态之美。
龙里是投资兴业、包容开放之城。龙里政通人和,百业俱兴,是投资热土。近年来,龙里以“打造黔南区域经济开放合作样板区,建成贵阳副中心城市”为定位,以贵龙城市经济带、黔中龙溪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先导区两大经济板块为引领,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融合发展,拥有省级农业园区3个,有规模工业企业共165户(居全州第一,全省第四),有全省最大的快递物流园区,全省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全省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
近年来,龙里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守发展和生态文明两条底线,紧扣省州主基调主战略,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民生改善、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县域综合实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先后获得中国刺梨之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物流实验基地、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中国最美健康养生旅游名县、国家卫生县城、中国刺梨名县等荣誉称号,2015年成功创建贵州省同步小康达标县,2018年获批全省首个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先导区——黔中龙溪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先导区。经济发展综合测评连续位居全省前列,2016年位列全省县域第一方阵第二位,2017年位列全省县域第一方阵第一位,2018年位列全省县域第一方阵第二位,2019年位列全省县域第一方阵第一位。
2018年9月21日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检查,成功退出贫困县。
2019年营商环境评估考核排名全省第4位。
2020年入选西部百强县第87位,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
2021年龙里县生产总值为250.69亿元,同比增长12.4%,两年平均增长9.8%。
2022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疫情多点散发、市场活力不足的严峻形势,坚持深入开展兴“十风”治“十弊”,持续深化“十不折腾”专项行动,千方百计稳住市场主体,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精准抓好经济运行调度,对冲多重困难叠加的不利影响。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6.41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97亿元,同比下降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72.27亿元、234.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9%、13.7%。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2,060元、16,006元,分别同比增长4.9%、7%。
2023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以“贯彻二十大、实现新跃升”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发展与安全,狠抓“三大比拼”落地见效,全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防风险,经济社会发展逐季向好、加快恢复、稳中有进。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6.39亿元,同比增长2.2%,居全州第3位。一、二、三产分别增长4.2%、-1.2%、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53亿元,居全州第3位。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8.36亿元,同比增长3.4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2%。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7%。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4%、6.9%。
2024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经济形势,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执行县十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审查批准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聚焦“解决问题、加速发力”工作主线,着力做好“企稳、补短、求进、跃升”四篇文章,推动全县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左右,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1%,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1%,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8.5%。
(2023年数据摘自2024年1月29日在龙里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龙里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4年数据摘自2025年1月5日在龙里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龙里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