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经济形势,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执行县十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审查批准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聚焦“解决问题、加速发力”工作主线,着力做好“企稳、补短、求进、跃升”四篇文章,推动全县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一)全力抓政策、拼经济,经济在艰难中承压前行
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加强基层统计体系建设,基层统计水平和数据质量明显提升。强化经济形势研判分析,制定一季度“开门稳”及下半年经济工作措施,经济呈现逐步向好态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左右,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1%,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1%,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8.5%。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深入贯彻落实稳经济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谋划储备重点项目258个、总投资291.27亿元。紧盯政策投向申报项目,桔瑞森、祖名食品等3个项目获批“两重”“两新”资金8965万元。全年争取上级各类项目422个、资金23.3亿元。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落实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减税降费1.95亿元。争取“白名单”融资3.31亿元支持4个项目,额度居全州第1位。区域协同加快构建。抢抓“强省会”战略发展机遇,会同双龙、乌当、贵定谋划打造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推进“两区两县”协同发展、产业规划、空间规划、交通规划编制,谋划储备重大项目322个、总投资695亿元。
(二)全力抓产业、提能级,“四化”建设基础不断夯实
工业经济动能不断积蓄。规上工业企业154户,稳居全州第1位。瑞和医药智能制造、勇斌电缆等31个工业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上海电气、一均电器等30个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完成工业投资28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8%。生态特色食品首位产业集聚成势,入选“2024年度贵州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千企改造”工程12个,新增绿色工厂2户,“专精特新”企业7户,创新型中小企业10户。培育金马包装智慧工厂、龙里经开区智慧园区等万企融合项目10个,打造雪花啤酒智慧工厂、国药县域医链数智化分级诊疗示范基地省级融合标杆项目2个。盘活卡布国际、详务节能等企业闲置厂房11.2万平方米。城市人居品质持续提升。编制《龙里县商业网点规划(2024—2035)》,加快形成“一带两圈五市场多节点”空间布局。“15分钟社区生活圈”加快推进,实施高新区幼儿园、兴欣托育服务中心等16个补短板项目。聚焦城市管网问题,改造管网30公里。污水处理厂三期建成投用。完成“保交房”5480套、“保交楼”2945套。新建充电桩42个,4G基站50个、5G基站80个。完成窄冲水库竣工验收。S522湾滩河至龙山、S103醒狮至龙里收费站(十字路)公路改扩建工程全线贯通。龙里河大桥建成通车。现代农业产业稳产增效。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完成粮食播种23.84万亩,产量7.87万吨以上。建成高标准农田1.5万亩。完成蔬菜种植23.6万亩,建设规模化蔬菜基地1.8万亩、产量56万吨。建成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8个、面积2万亩。林下经济产业链亩均产值3812元,居全州第1位。争取以工代赈项目5个、资金3388万元,获批数量和资金均居全省第2位。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8.55万亩,预计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63%以上。龙里县绿色食品原料(刺梨)标准化生产基地纳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期)名录,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转化认证5个。旅游产业逐步复苏向好。引进“享露营”互联网平台、龙里河大桥文体旅等项目12个、总投资7.96亿元。新增涉旅市场主体536家。龙里大草原盘活取得实质性成效。提升龙里水乡民宿及酒店业态,推动卢浮官酒店复业,赶乡场二期和多彩全球酒店等项目建成投运,新增住宿业企业28家、床位1145张。获评四星级旅游饭店2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寨1个、金山级民宿2家、银山级民宿3家、五星级农家乐2家。成功举办全国木球锦标赛、“云从之巅·沉浸高桥”音乐节等赛事活动50余场,国家A级旅游景区及乡村旅游点新增业态20余个。
(三)全力抓投资、强招商,市场信心加快提振
狠抓招商引资挖掘增量。优化招商工作体系,聚焦“一图三清单”,着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实施全员招商和“领头雁”招商,累计外出拜访企业280余家。引进大黄利胆胶囊、拜特制药胶囊剂、禽蛋交易市场等主导产业链条项目26个。全年引进中广核贵州运行检修中心、莱特三元电钽等项目74个,预计新增产业到位资金41亿元以上。狠抓项目有序推进。深化“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牵头部门”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加强土地要素保障,获批新增建设用地117公顷,盘活闲置土地6000亩。新增入库项目96个、总投资61亿元。三岔河水库、弘荣煜等50个项目开工建设,天泷花园一期、双龙悦城等62个项目加快推进,水场500千伏输变电、黔货出山综合物流港等37个项目建成投用。133个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24亿元。深国际物流港为全州首个REITs基金底层资产项目成功发售。狠抓消费稳步恢复。强化“双培育双服务”,新增市场主体5081户、“四上”企业33户,“四上”企业共383户,居全州第1位。聚焦汽车、家电等重点商品,零售、餐饮等重点消费领域,举办以旧换新、年货展销会等促消费活动14次,交易金额2300余万元。预计全年限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增长5%、8%、25%、10%。
(四)全力抓改革、促开放,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重点改革统筹推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县属国企实体化转型迈出坚实步伐。深化水利工程价格和城乡一体化水价改革,理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有序调整城乡供水价格关系。成功申报农村综合性改革省级示范试点,获奖补4000万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承接省“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办餐饮一件事)试点县。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创新驱动持续发力。巩固第二批国家级创新型县(市)成果,新增规上研发企业19户,累计61户,稳居全州第1位。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户,完成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9.2亿元,排全州第2位,占GDP比重4%以上。探索城市数字化建设,推动451家批零住餐企业数字化经营。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新增商标注册259件、专利授权185件,完成有效商标注册3356件,居全州第1位。开放型经济筑强聚优。龙里经开区成功申报2024年度全省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全省重点工业园区。组织福斯特、黔之爱等10余家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200万元,同比增长53.6%。推进电商高质量发展,组织卡布婴童、晟誉丰等企业开展直播带货,完成网络零售额2.3亿元。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落实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3条政策举措。成立银企合作服务中心,累计发放贷款2.36亿元,争取民贸民品贷款贴息2840万元。按照“县领导+责任单位”服务工业企业大比拼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1000余件。整合涉企服务部门打造“四区三模式一专员”功能园区“企业之家”,实现“园区事园区办”。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更大范围“全程网办”,一般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100%,政务服务好评率保持100%。
(五)全力抓治理、优环境,生态底色更加鲜明
生态环境治理稳步推进。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交办信访件已完成整改,2023年省委环保督察反馈6个问题整改有序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县城污水处理能力从2.7万吨提升到4.7万吨。累计建成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4套、分散治理设施983套,30户以上自然村寨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覆盖率100%。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一般耕地恢复面积1295亩,补充耕地面积1688亩。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04万亩。梯次推进污水治理,新增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村11个,完成黑臭水体整治3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48.07%。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4平方公里,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节能降碳工作稳步推进。完成巡游出租车更换新能源车辆192台,新能源车辆占比100%。推进森林固碳增汇,完成林地流转、林木收储2.82万亩。核实林业碳汇资源1.69万亩,基本建成碳汇项目数据库。获批能耗6376吨标准煤,综合能耗控制在省年均下降2.6%目标范围。
(六)全力抓民生、增福祉,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坚决扛起防返贫监测帮扶主体责任,健全监测机制,“3+1”保障问题动态清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乡村治理水平有效提升,湾滩河镇新龙社区获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通过“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通则式”管理方式实现村庄规划管控全覆盖。完成农村户厕改造924户、改圈117户。龙山镇余下村“五小三改四清”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模式获农业农村部肯定。有序推进就业帮扶。坚持将就业作为最大民生,举办招聘活动53场、提供岗位1.5万个,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00人,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910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5566个,累计安置就业困难人员5238人。鼓励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全县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稳定在1.7万人以上。提升教育医疗水平。完成中等职业学校附属幼儿园、第三幼儿园等8所学校改扩建。县民族完全中学获批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校,龙里中职校获评省级“三教”改革示范校。大力实施县级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改革,县域就诊率稳定在90%以上。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启动县医共体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和湾滩河镇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优化县域医疗资源配置,荣军优抚医院建成投用,新增住院床位376张。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20.12万人,参保完成率101.54%。抓好社会服务保障。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52套,配租型公租房2700套。织牢“一老一小”保障网,推进分散供养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提标。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建成社区老年食堂3个、村级养老服务站1个,龙里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云从朵花健康养老基地成功申创“贵州省健康养老基地”。县域内困难群体符合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率达10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241元/(人·月),居全州第1位。
(七)全力抓稳定、防风险,推动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有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开展增发国债资金、地方政府债务和违规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监管等6大领域专项整治,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落实政府债务本息偿付机制,争取金融机构展期降息,债务风险平稳可控。有效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突出建筑施工、城镇燃气、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和灾害防治形势平稳。开展成品油领域“打非治违”及私挖乱采整治专项行动,有效治理成品油市场乱象和遏制非法采矿行为。有序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风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房地产重点项目问题专项治理,“两拖欠”社会矛盾平稳可控。深入开展社会治安“1+6+1”重点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全力打击治理电信诈骗、盗窃等违法犯罪,警犬工作荣获公安部“成绩突出集体”。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积极应对经济结构调整、动能不足、爬坡上坎严峻形势,发展基础持续夯实、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民生短板加快补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依法监督指导、县政协民主监督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同心同向、共同奋斗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诸多困难,一些长期积累的周期性、结构性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经济发展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实际问题,稳定增长不利条件未完全扭转,积极因素转化未及预期。二是项目建设成效亟待提升。企业投资信心不足,产业招商难度加大,房地产投资下滑严重,部分在建项目推进缓慢。三是债务压力不断加大。政府性基金收入持续下降,税收质量不优问题加剧,保发展同保民生、保运转矛盾日益凸显。四是社会风险矛盾依然突出。房地产、“两欠”领域社会矛盾存量大化解难,信访问题涉及人数多,涉法涉诉信访居高不下。
(以上数据摘自2025年1月5日在龙里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龙里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