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八
  • 背景七
  • 背景六
  • 背景五
  • 背景四
  • 背景三
  • 背景二
  • 背景一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龙里 > 相约龙里 > 经济发展
龙里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打印 关闭 字号:

2023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以贯彻二十大、实现新跃升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发展与安全,狠抓三大比拼落地见效,全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防风险,经济社会发展逐季向好、加快恢复、稳中有进。

202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6.39亿元,同比增长2.2%。一、二、三产分别增长4.2%、-1.2%、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53亿元,居全州第3位;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8.36亿元,同比增长3.41%

一、三次产业协同发力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坚持预报、预警、研判、分析四项制度,定期分析研判经济运行存在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农业发展势头平稳。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万亩,实施粮食种植23.54万亩、产量7.76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102.35%。全面落实9.3万亩油菜生产目标,建设500亩以上生产示范点11个。完成县级粮油储备0.62万吨。提质改造刺梨1.5万亩,产量、产值较2022年均翻了一番。发展蔬菜23.6万亩,生猪出栏16.38万头,完成标准化稻田养鱼0.86万亩。推广小型农业机械生产,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58%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9.5%以上。成功申报省级碳汇试点县,发放全省首张村集体林业碳票。全年农业总产值33.51亿元,同比增长4.3%。工业发展动能积聚。深入开展工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三大比拼,引进上海电气、重庆桔瑞森等工业项目52个,总投资89.9亿元,引进项目个数同比增长79.31%。紫光计算机、达利食品等37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同比增长164.29%。推进龙溪工业园马吃水、杨梅树片区等园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13个。打造卡布国际安全生产智能化体系、龙哩邓氏研产销一体化、紫光计算机PC生产线等融合示范项目14个。实施工业千企改造工程项目14个。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户、专精特新企业10户、绿色工厂2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获评2021—2023年贵州省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先进单位。服务业加快复苏。2473户用户参与大美龙里·助商惠民购房契税促消费活动。商品房网签面积89.95万㎡,同比增长4.77%。赶乡场(二期)项目建成试运营,新增旅游市场主体305家。盘活油画大草原、龙门镇2个低效闲置旅游项目。承办全国木球锦标赛、全省第七届野战公开赛等国家、省级体育赛事。获评州级及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云从朵花温泉获评贵州省金汤级温泉度假地。贵州鹰极体育旅游户外安全基地获评贵州省乡村振兴体育旅游示范点及全国研学旅行基地(营地)。云河酒店获评多彩山居·醉美心宿贵州十佳民宿。二十四度坞别院获评贵州省银山级民宿。累计接待过夜游客人数75.87万人次,同比增长81.03%。举办农特产品年货展销会、工业产品促销会等活动。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十百千万工程,恒力源科技、兴晟优品等4户企业获批省级电商示范企业。

二、城乡建设持续推进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城镇品质不断提质。稳步推进城镇更新行动,完成改造棚户区2026套、背街小巷12条。新建燃气管道20.17公里。启动快递物流园区提质改造行动,中通吉、极兔成功申报国家4A物流企业。完成大十字农贸市场搬迁。新增城市绿地4.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35㎡。治理水平持续加强。网格化抓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制定《龙里县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服务能力工作方案(2023—2025年)》,冠山社区创建州级“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试点,冠山、兴龙、西门、云龙社区完成绿色社区创建。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6.8%,实现水资源费征收率100%。争取保交楼专项资金11.8亿元,推动重点房开完成保交楼7553套。荣获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命名。县图书馆被评为全国公共图书馆二级馆。城乡融合协同推进。开通龙里花溪809路公交线路。S103醒狮至十字路、S522龙里至草原段达到通车条件。龙里低运量轨道交通项目纳入贵阳贵安线网规划(2022-2035)。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规模化供水率达65.5%。获批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基金1亿元,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两年获得支持的县。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1003户,任务完成率125.36%。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覆盖率100%,30户以上自然村寨覆盖率98%以上。实施数字乡村建设行动,新建成5G基站120个、农村4G信号补盲基站54个。

三、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项目建设推进有序。严格落实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包保责任制,新开工水场500伏输变电、库库连通供水工程等18个重大项目建设,永吉智能化包装产业园X992高新区延伸段等21个项目全面建成加快推进99个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85亿元总量居全州第二位新增入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06个、总投资142.53亿元。产业招商取得进展。围绕“1+2+2”产业发展体系开展强链、延链、补链,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年奖惩全员招商模式,14名县级领导、28家部门外出招商190余次。持续推进产业大招商,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成功签约落地项目61个、总投资173.2亿元,新增产业到位资金37.63亿元。要素保障支撑有力。紧盯中央预算内资金、政府专项债、新增国债支持投向,争取项目302个、资金22.72亿元,争取金额全州第一,完成任务目标21.02亿元的108.09%。开展4次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发放贷款14.68亿元。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获批融资项目73个、资金44.69亿元,到位资金36.59亿元。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获批工业用地143.4公顷。

四、市场信心持续提振服务质量不断优化

市场主体培育壮大。实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行动,不断完善政策找企业、企业找政策机制,新增市场主体5667户,同比增长3.51%,累计达3.02万户。新增四上企业32户,每万户市场主体中四上企业数全省第1位。高森制罐、新航电气等5户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良济药业等10户获批贵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县完成技术合同登记99件、交易额8.62亿元,同比增长56.7%,被评为全国第二批创新型县(市)。营商环境更加优化。企业特派员定点服务和网格化包保服务综合发力,累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融资贷款、手续办理、企业用工、基础设施事项1165件。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政府性融资提供担保贷2.17亿元,县内企业享受各项税费减免近7亿元。转贷周转资金池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转贷过桥资金2.96亿元,节约转贷成本290万元。持续擦亮贵人服务·优在龙里品牌。政务服务高效推进。实施工程项目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力打造企业之家。推动试点镇一窗通办改革直达基层,完成醒狮、洗马、湾滩河3个镇试点。推进人社、医保、公积金小一窗大一窗整合,提高网络+政务服务办理效率,受理办件量68.5万件,办结率达100%。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更大范围全程网办,县本级事项关联率达100%

五、重大风险持续防范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严防生产安全事故。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完成重大事故隐患整改88条。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查处各类非法违法行为97482起。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守牢生态环境底线。完成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48个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实施矿山治理28个,治理面积35公顷。启动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三级河长出动巡河7611次,完成问题整改销号678个,省、州控断面河流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开展万警进万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隐患大走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150起,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和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实现零发生。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和社会治安集中整治,严厉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电信诈骗、刑事案件分别下降29.5%、19.6%。坚决防范其他风险。严格落实省、州政府性债务管理相关要求,实体化运行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专班,严控政府性债务增量,有序化解债务存量,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保持对非法集资等金融违法行为高压打击态势,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就业保障不断夯实。聚焦农村劳动力转移,举办春风行动”“东西部劳务协作等招聘活动50场次,分别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409名、城镇新增就业4897人。举办技能培训302436人次,促进稳定就业1500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4972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409人。兑现农村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补贴5501人、280.65万元。教育事业切实提升。创建州级示范幼儿园6所,秋季学期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8.24%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达到国家标准。生态城实验学校、麻芝小学、洗马第二幼儿园建成投用,第三中学完成扩建,新增学位6540个。龙里中学通过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认定。高考、中考升学率稳步提升。龙里中等职业学校成功创建省级优质学校。健康龙里提质增效。推进县中医院扩建工程,洗马县域医疗次中心建成投用,启动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建设。五级远程医疗协同体系持续完善,累计开展远程诊疗5233次。县人民医院获批建设省级重点专科1个、县中医院成功创建省级重点专科1个,县妇幼保健院创建省、州妇幼特色重点专科各1个。民生保障切实有效。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市低保标准从660元/月提高到713元/月,农村低保标准从5280元/年提高到6072元/年,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685.83万元、农村低保金2259.04万元、特困供养金1085.97万元、临时救助334.58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达221//月,居全州第一。城乡医保参保人数突破20.25万人,连续三年全州率先完成征缴任务。

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形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回升、逐步向好、质效并进”态势,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委坚强领导、科学统筹和精准调度,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积极参与、有力监督和倾力帮助,更离不开全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上下一心、团结拼搏和苦干实干。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诸多困难,一些长期积累的周期性、结构性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新增发展动能不足。传统产业占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薄弱,顶天立地企业偏少,经济发展韧劲不强。二是有效投资压力加大。民间投资市场信心不足,工业投资增长缓慢,房地产投资下滑严重,高新技术项目引进数量有限。三是市场消费活力有限。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房地产市场回升不及预期,旅游消费能力下降。四是民生事业仍需改善。县城区学校大校额大班额突出,医疗服务能力与群众就医需求还有差距,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剧增。五是社会风险隐患增多。部分房开项目存在逾期交房风险,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依然存在,信访矛盾仍然高发多发。

(以上数据摘自2024年1月29日在龙里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龙里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