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八
  • 背景七
  • 背景六
  • 背景五
  • 背景四
  • 背景三
  • 背景二
  • 背景一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龙里 > 相约龙里 > 经济发展
龙里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打印 关闭 字号: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下行的经济压力等困难,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疫情防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任务。有效阻击新冠肺炎疫情,守住人民生命安全防线;全面提升脱贫成效,脱贫攻坚战实现圆满收官;全力推进 “十四五规划编制,新阶段发展有了新指引;全线建成龙溪大道、贵龙纵线二期等城市主干道,融入贵阳都市圈迈出新步伐;迅速推动县域经济回暖复苏,成功跻身西部百强县行列。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砥砺前行,交出了一份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实现了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2020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0.23亿元,同比增长7.3%;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财政总收入完成32.37亿元,同比增长5.7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05亿元,同比增长10.2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6.03亿元,同比增长4.5%;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完成175.81亿元、184.91亿元,存贷增速达10.65%;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6,800元、13,464元,分别增长5.2%8.2%

一、全力应对各类挑战和风险,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有序化解

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力阻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切实开展拉网式排查、社区网格化防控、六类重点对象分类管理、生活物资保障等工作,有力阻击了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全县无一例感染病例。在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同时,全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企稳复苏。申报获批国家、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20家。出台《龙里县关于支持企业应对疫情防控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实施方案》,为企业减免增值税2.98亿元、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8500余万元,有序推动县域企业复工复产,纳入复工调度的45个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及14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月初全部复工复产。二是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以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迎接脱贫攻坚大普查等工作为重点,投入扶贫资金3.2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74个;争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广州对口帮扶财政资金2412万元,实施项目31个。多渠道开展技能培训及就业帮扶,完成建档立卡劳动力培训7196人,通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设848个公益性岗位,建档立卡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就业率达100%,因人因户政策落实率达100%。建档立卡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9年提高1232元,达13,501元。全县无一户脱贫户返贫,无一户非贫户致贫,高质量通过国家脱贫普查、省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三是重大风险有效防控。严格落实七严禁要求和债务管理相关政策,不断做大综合财力、做小债务余额,政府债务风险得到有效防范。精准落实隐患排查、风险管控各项举措,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整治,有效遏制了各领域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六清行动”“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和三年禁毒大扫除专项行动,全力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二、全力把控投资消费主线,经济社会发展动能稳步增强

一是有效投资持续扩大。深入贯彻落实县委经济运行三个一调度机制,不断强化有效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争取到中央、省预算内资金1.18亿元;争取到两直达补助资金1.85亿元;争取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0个,债券资金6.72亿元。成功承办全省重大工程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实施省、州、县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83个,年度完成投资164亿元,投资完成额居全州第一。实施基础设施六网会战项目107个,完成投资40.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入库项目130个,在库项目达199个,完成投资198.94亿元,投资额度和项目总量均位居全州第一。二是消费市场企稳回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全力挖掘消费潜力,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预计全年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分别达33.88亿元、44.56亿元,均增长12%;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完成1.84亿元、9.09亿元,分别增长6%7.1%;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达9500万元。全年汽油销售量达3.7万吨,同比增长29.82%;柴油销售量达3.52万吨,同比增长74.26%;房地产销售面积达2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

三、全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一是工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启动千企改造工程13,完成投资6.9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总数达165户,总量位居全州第一。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99.75亿元,同比增长2.7%。四大支柱产业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312.84亿元,同比增长3.5%二是农业产业革命深入推进。顺利通过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认定。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家,新增高标准基本农田1.58万亩,刺梨、油茶、蔬菜等特色产业完成产值16亿元,粮食总产量达7.62万吨。生猪生产有序恢复,预计全年实现生猪存栏13.77万头、出栏16.97万头,畜牧业总产值达12亿元,同比增长17.71%。预计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9.04亿元以上,同比增长6.5%三是服务业发展亮点纷呈。成功承办黔南州第十四届旅发大会暨第四届山地户外运动会,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省级验收认定,油画大草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新增省级乡村旅游村寨5个。新增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6家,总数达38家,营业收入达12.01亿元,同比增长8.9%,位居全州第一。贵州快递物流集聚区入驻商贸物流企业达46家,投入运营38家,日均快件处理量占全省的95%以上,商贸物流业进一步提速发展。

四、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面貌更加靓丽

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紧扣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改善农村发展面貌。完成1022户农村户卫生厕所和32个公厕改造。积极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路段668.18公里,成功创建贵州省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6703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全部完成了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提质改造,投入资金3626.63万元、义务工22.33万个,硬化公共活动场所26.18万平方米、公共绿化8.72万平方米、清理整治沟渠6.41万米、山体步道1.65万米,美化农村庭院达12余万平方米。二是城市面貌持续改善。建设完成老场坝棚改(一期)、教师新村老旧小区改造、北站广场提质工程、龙里县北站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道路、北环路道路改造、和平巷智能停车场等项目;有力推进兴龙路片区老旧小区改造、老场坝棚改(二期)、三林路和草原路地下通道等项目。完成市政道路修补约5000平方米,城区绿地率达到35.07%,县城建成区面积达46平方公里,预计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1.5%,县城面貌更加精致,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市复审。

五、全力坚守生态发展底线,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绿色发展稳步推进。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35.8万亩。恒力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批省级绿色工厂,龙里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绿色园区。清洁能源不断普及,新建燃气管道21.97公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7.12万吨,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创建完成森林乡镇1个、多彩森林村寨5个、森林人家17户,完成营造林建设2.1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41%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稳步提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平方公里。深入推行河长制,完成巡河150余次,监测河流断面32个,水质均达到地表水Ш类标准,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监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4个,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达标率100%。能源消耗和强度双控考核全州第一,生态文明建设年度目标评价考核全州第一。

六、全力关注民生所盼,经济社会发展福祉全面增进

一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有序推动各阶段学校返校复学。建成湾滩河镇岱林幼儿园、摆省第二幼儿园及龙里县第一幼儿园。龙里县第三幼儿园、第四幼儿园分别顺利通过州级示范性幼儿园复评、初评。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3.27%95.31%90.58%二是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力有序。建设完成15个村级卫生室,通过对口帮扶、医共体、慢病下沉等措施,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卫生质量和技术水平有效提升。稳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强化三医联动,构建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县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龙里县国家卫生县城和洗马镇、醒狮镇、谷脚镇国家卫生镇创建成果有力巩固。湾滩河镇国家卫生镇及渔洞村、田箐村等8个省级卫生村创建有序推进。三是就业保障力度不断加强。以高校毕业生、建档立卡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为重点,通过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组织输出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等措施,全力推进稳就业工作。开展农民工全员培训1.07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7268人、城镇新增就业4203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76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72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四是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升保障标准。退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较上年平均增长140/月,共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3.03亿元;发放失业金和失业补助金1426万元、工伤保险1242.02万元;城市、农村低保分别增长5.9%5.5%,分别达625/月、4308/年。建成2个农村幸福院、8个村级标准化留守儿童之家;发放临时救助资金372.95万元、残疾人生活补助和护理补贴234.41万元、孤儿保障金55万元、高龄补助211.79万元。

七、全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越发强劲

一是改革持续深化。积极推进龙里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成立贵州兴园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动龙里经济开发区运营主体向市场化、实体化转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村社合一改革任务全面完成,组建 村社合一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78个,创建村社合一示范点17个,行政村(社区)合作社实现全覆盖。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改革落地生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获全省强转树先进表彰。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立足全省通办、一次办成改革工作,深入推进一窗式改革,创新涉税事项分类集群化服务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二是对外开放持续扩大。龙溪先导区建设如火如荼,龙溪大道、龙水路、贵龙纵线干道二期建成通车,搭建完成龙溪先导区东西、南北路网骨架;龙溪先导区新增厦蓉高速龙溪互通工程,区域对外通达度不断增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外出招商36次,成功引进高端纸制品彩盒生产项目、龙里县药品配送中心建设等项目。省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144.96亿元。

过去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科学研判、果断决策,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落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工作总纲,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8.25亿元提升为15.0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42.84亿元增加到84.6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4.49亿元提升到56.03亿元;过夜游客数由3.79万人次增长到49.08万人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354元增长到13,464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4,155元增长到36,800元;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了200亿元大关。我们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一大步。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的供需矛盾凸显,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逐步增多。二是县内龙头企业、优强企业较少,企业科技创新力、市场竞争力还不够强,抗风险能力较弱。三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离群众就医、入学、养老等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一加以解决。

以上数据摘自2021年2月3日在龙里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龙里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