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八
  • 背景七
  • 背景六
  • 背景五
  • 背景四
  • 背景三
  • 背景二
  • 背景一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龙里 > 相约龙里 > 经济发展
龙里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打印 关闭 字号:

2019年,是我县巩固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是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之年。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结构性转变的大背景下,全县上下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中央、省、州和县委有关经济工作一系列安排,大力弘扬“三不三有”的干事创业精神,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三大攻坚战”,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任务,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2019年,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执行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计划指标完成情况较好。经济增速继续位列第一方阵前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1.28亿元,同比增长12.6%;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财政总收入完成30.61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65亿元,同比增长10.3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59亿元,同比增长4.3%;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83.4亿元、152.15亿元,同比增长3.3%、15.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981元,同比增长9.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444元,同比增长10.9%;粮食总产量达6.89万吨,同比增长4.4%;旅游总收入完成73.97亿元,同比增长38.24%。

2019,经过全县上下的努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诸多变化和亮点。一是经济发展出现新动能。全面完成龙里县市场主体个转企配套政策不足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招大引强上吸引力还不够36项改革任务,经济发展动力增强。贵州创奇环保、贵州卡布婴童国际等8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经济发展的活力增强。二是开放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以龙溪先导区开放建设为主题,成功承办了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投资贸易洽谈会——打造开放创新平台新体系·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研讨会。龙溪大道、贵龙纵线(二期)交通主动脉达到通车条件,和泓·桃花源、龙溪科技创新中心、贵州阳光城龙溪教育产业新城等项目有序推进。三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进展。获批创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对树立区域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四是新企业培育取得新突破。市场主体和注册资本分别达到17933户和482.87亿元,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新增四上企业49户,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一、持续推进三大攻坚战,风险难题有序化解

一是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全县剩余贫困户8561975人实现全面脱贫。争取东西部扶贫协作广州对口帮扶财政资金1401万元。成功引进东部企业2家,完成投资10.01亿元,带动贫困人口572人就业。县内农特产品累计销往粤港澳大湾区6000余吨。投入涉农整合资金4186.26万元,完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农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0%。建设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2003户、村级公共厕所30个。二是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深入推进。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4382次,治理隐患16878条。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严格落实政府性债务管理七严禁“1+N”债务管理政策,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通知》,有效避免区域性债务风险发生。积极防控非洲猪瘟疫情,设立平价猪肉直销店,保供稳价工作有效推进。三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龙里红狮水泥有限公司获批绿色工厂、龙里经开区获批绿色园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44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3万亩,实施矿山复垦复绿整治315.9亩,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2.21%。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为100%。深入推行河长制,完成巡河162次。实施县城区水系连通工程,完成投资2000万元;龙里县经济开发区2万吨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投入试运行,全县污水日处理规模达4万吨。完成3个千人以上饮用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启动148个农村千人以下饮用水源地保护及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建设项目。县城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稳定在100%

二、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一是农业发展步伐显著加快。刺梨、油茶、蔬菜等八大特色产业完成产值11.2亿元。坝区产业结构调整面积完成3.2万亩。粮经比稳定在30:70。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1个、家庭农场8个。湾滩河农业园区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湾滩河镇荣获贵州省十大育苗基地称号。二是工业产业支撑显著增强。龙里县苗氏药业医药产业园建设项目获贵州大健康产业示范基地荣誉称号、贵州科之杰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启动千企改造工程21户,完成投资20.64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3家,总量稳定在全省前列。全县工业用电7.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完成15.02亿元。三是服务业集聚效应显著提高。贵州快递物流集聚区入驻企业达41家,投入运营30家。在库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3.08亿元。贾托山风景区成功申报3A级风景区,油画大草原景区挤进国家4A级景区盘子。全年旅游总人数达到810.67万人次,同比增长35.98%。全年汽车保有量达7.45万辆,同比增长7%。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203.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完成1.8亿元,同比增长103.57%

三、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一是招商引资效果显著。新引进国内500强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引进标志性产业项目4个。5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7亿元,同比增长10.4%二是争资争项成效明显。争取中央、省、州预算内资金项目25个,获批资金1.26亿元。和平巷智能停车场建设项目、龙山镇中坝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获批专项债券支持。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老场坝片区(二期)成功获批棚改专项债券资金4亿元。争取到省民生实事资金0.99亿元、省民生工程资金1.19亿元。三是重大项目拉动有力。实施的100个省、州、县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0.88亿元,超额完成计划目标。基础设施六网会战全面启动,2019-2022年计划实施项目127个,总投资163.55亿元,2019年完成投资11.33亿元。

四、持续提升民生福祉,改革成果全面普及

一是教育事业加快推进。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投入资金1.09亿元,实施22个教育基础设施项目。龙里中学稳步创建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高考二本以上上线728人,二本以上上线率为62.92%,同比提高6.96个百分点,二本以上上线率位居全州第三。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为93.25%94.63%90.21%二是医疗保障更加充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任务全面完成。着力巩固龙里县国家卫生县城、洗马镇、醒狮镇和谷脚镇国家卫生镇的创建成果,完成湾滩河镇国家卫生镇的创建。县中医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15家乡(镇)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完成3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覆盖率达100%。建设完成17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新聘用村医120名,实现行政村卫生室村医全覆盖。三是社会保障覆盖更广。2019年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590/月、增长3.5%,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4080/年、增长5.3%。全年发放城市低保金、农村低保金313.95万元、2374.98万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376.01万元;发放残疾人生活补助和护理补贴190.03万元、孤儿保障金57.5万元、高龄补助200.81万元。完成贫困劳动力培训3358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2%

五、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经济活力越发强劲

一是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龙里县四位一体推进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改革案例获批推荐全省优秀案例。我县积极深化增值税改革,减税降费1.91亿元,惠及30,674户纳税人及缴费人,税收核心征管系统并库成为省级试点。二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依托互联网+”,大力推行集成套餐政务服务,梳理形成32集成套餐服务项目,集成套餐服务窗口共办理业务1万余件,受益群众2万余人。涉及行政审批及服务职能的部门100%进驻政务大厅,全年累计受理业务83万余件,办结率达100%。大力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取消证明事项12项。发展微型企业133户,民营经济个转企扶持成效明显。三是创新发展呈现积极效应。三个三管水制度得到水利部认可,并获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后在全省推广。创建黔南州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示范县,新增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26.55亿元,支持企业3386户。企业法人申请认定专利306件,发明申请35件,发明授权9件,龙里县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90.75,位居全省第一位。

总体来看,2019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向好,发展的支撑性不断夯实、结构性不断优化、协调性不断增强,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越守越牢,强弱项和补短板力度不断加大,稳增长和惠民生协调共进。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正确处理好了五大关系一是正确处理了脱贫攻坚与发展全局的关系。在顺利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基础上,人均GDP12.39万元,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二是正确处理了防风险与稳增长的关系。始终坚持防风险与稳增长相结合,坚持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治乱象、调结构,全县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未发生系统性风险。三是正确处理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6%的同时,全县单位GDP能耗下降41.36%四是正确处理了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县域经济发展更具有韧性。五是正确处理了减税降费与增收节支的关系。在全年减税降费1.91亿元的同时,财政总收入完成30.61亿元,实现同比增长9%

2020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的防控领导小组,组建了社会防控组、生活物资保障组、外部环境整治组等10个工作组,从各单位选派240名业务骨干、成立776支志愿服务队参与疫情防控,设立网格1267个、配备网格员2639人,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切实开展了拉网式排查、社区网格化防控、六类重点对象分类管理、生活物资保障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县未发生一起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牢牢守住了全县人民的生命健康防线。

同时,我们因时因势把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增值税减免、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缓缴住房公积金、贷款贴息、降低企业用电用气成本等一系列惠企政策,制定了《龙里县支持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实施方案》,申报获批国家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5家、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15家、省级1800亿元基金谋划项目30抢抓春耕生产、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多举措稳投资促消费、全力保障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物资、有效组织中小学开展线上教学、分批次组织中小学返校复课开学。目前,全县社会秩序已基本恢复,县域经济逐步企稳复苏。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需清醒认清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在世界快速扩散蔓延,世界经济出现严重衰退,尽管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外防输入压力依然巨大,经济发展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按照目标不变,任务不减的总体要求,后续增长压力显著增大。二是发展任务仍十分繁重。脱贫攻坚提质还需进一步深入,重大风险防范一刻也不能放松,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步也不能退让。三是发展质量还有待提高。我县经济体量小,龙头企业、优强企业比较少,县域企业科技创新力、市场竞争力不够强,抗风险能力弱。四是发展短板还需进一步弥补。此次疫情,暴露出我县在应急物资储备、医疗基础设施、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存在不少短板,有待弥补。在看到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疫情的冲击和影响都是阶段性的、总体可控的,我县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以上数据摘自2020年6月16日在龙里县第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龙里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