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新理念,发扬“三不三有”干事创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
一、跨越赶超势头强劲,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地区生产总值快速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92.0亿元,同比增长14.2%;财政总收入22.44亿元,同比增长21.69%,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94亿元,同比增长20.22%;固定资产投资146.18亿元,同比增长2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65亿元,同比增长14.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00元,同比增长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00元,同比增长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4亿元,同比增长14.1%;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61.73亿元和101.56亿元,同比增长26.24%和32.64%。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8146人,72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2%。经济发展群众满意度居全省县域第一方阵第一位。
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结构呈现可喜变化
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高。大力推动农业调结构、上规模、创品牌,粮食产量达到7.14万吨,粮经比稳定在30:70,实现结构调整与稳定粮食产能双赢。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比重稳步提升,规模养殖场达393个,畜牧业产值达到11.8亿元。农业接二连三成效显著,成功申报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累计完成78.81亿元,加工转化率51.53%。注重农业龙头带动,新增县级及以上龙头企业6家。全县“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15个;无公害产品产地面积达23.32万亩,有机农产品增加到2个。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制定出台《龙里经开区工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方案》《关于妥善处置僵尸企业积极盘活企业闲置用地的实施方案》等政策。大力实施“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促成中国中铁(世界500强企业)重型钢结构项目落户;对38户规模以上企业实施以绿色化、智能化、信息化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华润雪花啤酒(一期)、卡布国际百亿级婴童用品产业园(一期)建成投产。有效处置“僵尸企业”9家,盘活土地资源105.54亩,激活土地145亩。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3家,累计达到140家,居全省第四,全州第一,规模工业总产值达229.77亿元,工业企业税收突破4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2.7%。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新增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3家、全州“百家星级乡村旅馆”5家、黔南知名品牌2家;共接待游客434.26万人次,同比增长73.2%;旅游总收入40.07亿元,同比增长78.9%。现代物流加快发展,贵州双龙商贸物流城、贵海冷链仓储物流港等为代表的商贸物流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贵州快递物流园入驻企业突破30家,申通、中通等20家已投入运营,快件日吞吐量达150万票,处理量占全省85%,带动就业4000余人。贵州龙里康体休闲文化旅游集聚区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黔货出山”平台初见雏形,贵州特产电商企业已入驻龙里县仓配一体化示范基地。金融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建立融资项目库,实现融资到位资金38.17亿元。
三、推进基础平台建设,发展支撑能力稳步提升
项目建设持续有力。省、州、县83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3.58亿元,占年度计划160.89亿元的101.67%。其中:21个省级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08.56亿元,占计划97.69亿元的111.13%;23个州级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25.22亿元,占计划22.03亿元的114.48%。成功举行5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省级项目观摩2次。综合交通路网加快形成。启动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前期工作。龙溪大道、贵龙纵线干道二期工程顺利推进。洗马至牛场县乡道改造建成通车。S315青岩至平伐(摆省至羊场段)30公里大修工程顺利完成。启动S422龙里至草原、X992龙里至十字路、X991龙里至冒沙井(高新区至三元段<一期>)等项目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518公里农村“组组通”公路已提前建设完成。重大水利工程加快推进。龙滩、下巴比、大竹芒等水库续建项目稳步推进,完成投资1.87亿元。开工建设叫水冲、枧槽冲等水库,完成投资0.95亿元。三岔河、铁厂和富洪三座中型水库列入国家水利建设盘子,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人饮工程进展顺利,解决9.1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66万亩,建成节水灌溉面积1.16万亩,全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465。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程建设完成。电力设施逐步齐全。全面推进电网建设,按计划推进马郎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中低压配电网改造项目、中心村电网改造项目、低电压台区整治项目以及贫困户报装用电低压业扩配套项目,完成投资0.22亿元。组织完成龙里电网“十三五”规划修编。广电网络覆盖更广。加快推进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工程,新增用户24973户。新建镇级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3个,扩建镇级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2个,架设通寨通组光缆3410公里,开通135个村,线路安装到户24973户,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通讯设施推进有力。积极全面推进三网融合,为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新建(含改造升级)通信基站178个,其中:移动52个、联通7个、电信119个,1.8G的4G基站68个(数据通信),800M的4G基站81个。
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特色城镇建设取得新成效
全面实现规划引领。依托《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黔中城市群发展规划》及《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2015-2030)》,完成《龙里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完成《龙山镇总体规划》《龙溪经济带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县城中心城区城市风貌、醒狮元宝片区、麻芝三元片区规划设计工作。全面启动40个行政村规划编制工作。城市品味逐步提升。中铁生态城、西南药都生态城等城市综合体顺利推进,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市政设施逐步完善,完成铁龙路提质改造、西关坡人行天桥工程;基本建成贵都联络线经森林溪畔至210国道道路提质改造工程、龙羊立交桥三期建设项目;启动滨河大道建设工程。完成95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编制完成城区污水管网建设行动计划,新增雨污水管网达10千米。新增房地产开发面积45.42万平方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02%。整县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出成效。全县19个小城镇重点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完成投资6170万元。各镇(街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470万元。洗马高寨、醒狮大岩等6个镇村联动示范点基本完工。
五、守住底线谋划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深入实施“绿色龙里”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营造林5.04万亩(含3.5万亩刺梨),落实天保工程管护面积92.5万亩,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0.26万亩,全县刺梨种植达13.33万亩。开展倪儿关石灰矿山复绿治理,绿化进度达100%。森林覆盖率达59.76%。环境治理成绩斐然。建成经开区、谷脚等污水处理工程5个,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1.5万吨;完成93个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33个村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取缔35家污染大、选址不合理建设项目,关闭落后石灰窑9座。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6平方公里。猴子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硬隔离措施进一步完善。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持续推进。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年度能耗强度降低3%,年度能耗总量控制在69万吨标准煤以内。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含工业、生活、农业)分别控制在1774 吨以内、192.36 吨以内;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3176 吨以内;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在3521 吨以内。
六、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幸福感日益增强
精准扶贫成效明显。易地扶贫搬迁县级集中安置点和洗马安置点顺利完工,完成860户3399人移民搬迁入住。成功流转土地16.75万亩,发展刺梨、蔬菜等扶贫产业,带动10843户贫困户脱贫。发放普通高中以上国家助学金补助资金、教育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共计657.2万元,惠及学生298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补偿932人(次),新农合政策范围内报销费用达1277.26万元,四重医疗保障报销费用达1578.03万元,政策内补偿比达100%。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危房改造1769户,危旧房整治3122户,改厕10452户、改厨9718户、改圈102户,累计投资达到1.73亿元。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划拨学生营养餐计划资金1765.8万元,惠及学生46125人(次)。民办教育事业进一步推进,引进贵州省985实验学校到龙里办学,实现龙里中职校与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联合办学,实行“一校两牌、统一管理”联合办学新模式。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启动实施第五幼儿园、醒狮镇第二幼儿园等7个学前教育项目及醒狮小学、第六小学等9个义务教育项目。卫生民政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稳步推进,“五个全面建成”达到目标要求。新农合参合人数达192845人,参合率达99.98%。着力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县妇幼保健院、县林场职工医院全部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龙山、谷脚等5镇中心卫生院投入使用。县人民医院新建内科大楼投入使用,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新址并正常运行,县中医院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升级改造县级公立医院管理系统,完善医疗机构网络预约挂号、远程数据上传等。城市低保、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0%、15%,累计发放城乡低保2569.64万元。就业创业工程步伐加快。就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完成新增就业68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2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70人,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925人,解决贫困户就业171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21人。高校毕业生创业46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3734人,实现创业担保贷款达3242万元。成功获批国家第三批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文体事业协调推进。成功举办“龙跃黔中”广场文化活动13场,“幸福进万家—文化精品乡村行”文化惠民活动60场,“送文化下乡”30场。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17次,送图书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22次。成功举办2017年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贵州龙里站)暨第六届十里刺梨沟赏花旅游文化节、黔南州“阳宝山杯”第五届“好花红”文化旅游节文艺展演等各项活动。编辑《龙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篇》一书出版。成功申报湾滩河镇走马村孔雀寨为全省“文化产业示范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6条、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个。平安龙里和谐发展。“六个一”维护稳定机制建设工作加快推进,阵地建设和人员管控进一步强化,“智慧门楼牌”建设初步完成,清理登记核实门牌2.41万户、楼栋牌2281户、单位场所牌6356户,挂牌3.27万张。以创建“一级刑事技术室”为目标,打击违法犯罪力度进一步加大,共立刑事案件646起,同比下降25.64%。公共安全保障进一步加强,“平安龙里”建设扎实推进。认真开展安全监管,安全生产领域无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以上数据摘自2018年1月17日在龙里县第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龙里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