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八
  • 背景七
  • 背景六
  • 背景五
  • 背景四
  • 背景三
  • 背景二
  • 背景一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龙里 > 相约龙里 > 经济发展
龙里县2014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打印 关闭 字号:

2014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紧紧围绕“三为”工作导向,积极统筹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措施。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旅游收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税收收入等主要指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经济发展综合测评在全省31个经济强县中排第13位。

一、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一是经济总量持续增长。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64.13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6亿元,同比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40.33亿元,同比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15.34亿元,同比增长18.2%。三次产业比重为13.19:62.89:23.92。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71亿元,同比增长24.87%。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7.57亿元,与年初基本持平;贷款余额44.26亿元,比年初增长20.81%。二是争资融资再创佳绩。全年累计争取项目88个,项目总投资11.23亿元。其中:中央及省、州资金2.6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62亿元;招商引资合同引资额469.63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9.4亿元,同比增长23.24%。三是投资总量提速增效。106个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3亿元,为年计划的100.5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2.15亿元,同比增长33.51%;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1%。四是消费市场平稳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5亿元,同比增长13.8%。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

一是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全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63亿元,同比增长34.7%,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32.33亿元,同比增长16.5%。红狮水泥二期及余热发电、贵州龙缘盛豆制品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瑞和、中材等项目扩能技改相继完工投运;中小企业加工产业园、黔中林板家具产业园、龙里县风力发电(五期)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二是农业经济运行良好。完成农牧渔业总产值15.9亿元,同比增长22.2%。粮食、肉类、禽蛋产量分别达到7.01万吨、1.06万吨、0.17万吨;蔬菜、水果、茶叶等经济作物总产值达8.51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7户;全年新增专业合作社53家,累计达177家;新增农机总动力2.65万千瓦;减少贫困人口0.9万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532元,同比增长13.5%。三是服务行业强劲发展。龙里商贸物流业发展初具规模,申通快递、贵州双龙农产品集散中心(一期)顺利投运,苗都医药物流、湾滩河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基本建成;159个行政村“村村通”自助终端金融服务实现全覆盖。

三、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城乡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稳步提升,全县城镇化率达48.95%。龙里火车北站、厦蓉高速联络线改扩建工程建成投运;西城区路网投入使用;谷远片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贵龙大道、贵龙纵线一期全线贯通;贵都高速郭关立交与贵龙大道连接线工程、龙里继望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龙里马郎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项目顺利推进;贯城河景观打造、旧城棚户区改造、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项目413个,完成11个小康寨村庄整治和4个小康示范村建设,完成320户小康房建设和3350户农村危房改造,完成“两高”沿线549户房屋外观整治。二是基础设施逐渐夯实。完成把关至巴江、草原至湾寨等县乡道路改造,硬化通村油路(水泥路)165.1公里。启动G210国道(县城至倪儿关)改造。解决1.65万人饮水安全。新建“五小”水利工程702处。完成农村供水设施34处。成功申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第六批重点县和省级山区现代水利示范园区,新增灌溉面积0.55万亩。窄冲、龙滩、石龙沟水库建设有序推进。水毁工程修复、堤防加固、水库除险加固、堰塘整治、沟渠清淤补漏等顺利完成。

四、节能减排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大

一是循环经济稳步推进。围绕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县的目标、内容和任务,重点在再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中水回用、余热利用等领域开展工作,实施中材环保粉煤灰综合利用、东阳纸业废纸循环利用等14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总投资达4亿多元。以废旧木材回收利用、废旧纸制品回收利用、粉煤灰废渣资源综合利用、农业“猪-沼-菜”工程为代表的一批循环经济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二是节能减排扎实开展。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指标降低3.45%,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降低4.5%,完成能耗降低目标任务。通过县内节能评估审查的项目共计94个,水泥行业余热余压利用、高效绿色照明、锅炉改造、合同能源等技术和产品推广走在全省前列。三是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治理朵花河流域石漠化面积14平方公里;集中开展砂石场和农村综合环境整治,完成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1.4%,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8.9%。

五、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就业态势持续向好。新增城镇就业4377人,同比增长2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5%,控制在预期目标范围内。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96.06%。二是社保覆盖不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1800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8954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99080人,失业保险参保8857人,工伤保险参保8857人,生育保险参保7447人,均超额完成参保目标任务。三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小学、初中辍学率均控制在省目标范围内,分别为0、1.99%。小学入学率、初中阶段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高于省下达的计划,分别为99.8%、96.51%、95.02%、90.75%。全年实施教育项目44个,建筑面积达78888平方米。四是卫计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新农合政府补助提高到320元,最高支付提高到15万元,新农合参合率达96.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五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农民文化家园、全民健身工程、公益性电影放映等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专项继续实施。公共体育场投入使用,群众体育保障水平得到提高。六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强力推进。完成2468套保障性住房主体工程,全年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544套,新开工666套,均超过计划目标。

(以上数据摘自2015年1月21日在龙里县第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龙里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