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县教育局为早日实现义教均衡发展,全面推进薄弱学校改造,达到国家“20条底线”和“35条底线”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和十三五之际,以“规范、高效、优质”为原则,坚持“责、规、快、优、严、筹”六字方针,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2014—2018年,龙里县教育薄改项目规划实施项目学校共30所,规划校舍建筑面积107647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建设24所学校,建设面积127325平方米,围墙建设7010米,保(护)坎坡建设23410立方米。规划土建投资21721.45万元,设备投资4532.3万元。规划总投资26254万元,其中:规划申请中央资金15742万元,省级资金5967万元,县级配套4544万元。
龙里县自“全面改薄”项目工作启动以来,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制度建设为保证,严格问责为抓手,坚持“责、规、快、优、严、筹”六字方针。
一是“责”字当头,强化担当。龙里县建立了“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主管协调、部门配合”的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教育副县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面薄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县级政府是全面推进薄改工作的责任主体,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二是“规”字为图,优化布局。出台了《龙里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龙里县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龙里县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龙里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残疾学生享受教育的权利,打破城乡、校际教育壁垒,逐步缩小教育水平城乡差距”,指导、规范和落实区域内薄弱学校改造工作。
三是“快”字为要,抢抓进度。倒排工期推进建设,细化落实工期节点,突出重点难点,及时化解建设难题,抢抓工程进度。为落实全面加快薄改进程,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超前推进。
四是“优”字为本,保证质量。项目主管及相关部门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工程建设质量、设备招标采购、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等要进行经常性检查,做到“两加强一严格”:即加强建设程序管理,项目建设落实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和质量责任终身制;加强建设质量管理,切实做好立项审批、勘查设计等前期工作,严格把建筑材料质量关、工程施工质量关、竣工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
五是“严”字立规,强化问责。建立教育工程推进督查督办制度,定期督查薄弱学校建设进度,落实责任,建立绩效考核和问责监督长效机制,落实责任到人,严格按照倒排工期实施工程建设。
六是“筹”字为辅,保障资金。针对偏远艰苦农村学校,面向社会多渠道筹措慈善基金,增加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资金来源,近年来,龙里县获取各方捐赠资金1300余万元,极大加快薄弱学校改造进程。
龙里县教育系统自改薄项目实施以来,获得上级资金共计982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6154万元、省级资金3673万元。实际实施项目总投资12464万元,除上级资金外,县级配套资金11986万元,为如期完成薄弱学校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止目前,龙里县教育系统薄改项目开工率100%,竣工率85%,已改造好的校舍,室外运动场地等已基本投入使用,各级资金基本到位,为全面推进薄弱学校改造,如期完成薄改工作,坚持“六字”方针永不换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