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实施“红烛育人”工程 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龙里:实施“红烛育人”工程 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打印 关闭 字体:

近年来,龙里县教育系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打造“先锋龙里·红烛育人”党建品牌,持续推动党建与教育双向融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固本强基抓学习,拧紧“烛芯”。   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和“理论宣传二人讲”现场展示25场次,覆盖师生3.5万人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理论学习培训1500余人次、学习研讨交流50余场,进一步引导全县教师回归从教初心,坚定育人信念。 

搭建载体抓作为,拨亮“烛光”。 稳慎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优化调整党组织书记17名、校长13名,校长转任党组织书记7名,调整其他委员34名。健全完善党员挂牌上岗、承诺践诺、党员先锋岗等制度,积极引导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设立“党员示范班”120个、“党员先锋岗”800余个。通过“红烛育人”评选,选树表扬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等典型960余人次,不断激励党员争做先锋、争当骨干、争创优秀。 

示范引领抓团队,燃旺“烛火”。 大力实施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三名”工程,通过特岗招聘、公开考调、实施员额制、柔性引才等方式,补充教师632名。强化全链条进阶式评选培养,培养县级以上骨干教师532名、名师80名,州级名班主任13名、名校(园)长3名、县级名校(园)长18名,州级学科带头人13名,县级学科带头人64名。全县建成省、州、县名师工作室73个。 

从严治教抓规范,修正“烛身”。 坚持把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狠抓教师队伍作风建设,重点聚焦酒驾醉驾及无证驾驶、教育惩戒过当等问题,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和师德失范问题查处。以“清廉学校”建设为契机,制定“小微权力”清单及配套约束制度35项,编制廉洁文化校本课程9个,配备廉洁指导员19名,选聘83名兼职纪检监督员。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及师德师风宣讲活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警示教育187场次,覆盖教师3667人次。 

强化建设抓保障,筑牢“烛台”。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学位不足、设施设备老化等问题。先后投入3.35亿元,用于教育系统幼儿园新建、学生食堂、教师周转宿舍改扩建、班班通等学校设施设备采购,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450个、小学学位4590个、初中学位1500个。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1个,“五心”法律援助维权岗11个。龙里中学顺利通过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认定,县中等职业学校成功申创省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县域内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通过国家督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