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马:新时期发动群众的“五步法”

洗马:新时期发动群众的“五步法”

发布时间: 打印 关闭 字体:

龙里县洗马镇在探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中,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不断激发农村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内生动力,总结形成了新时期动员发动农村群众“五步法”。

第一步,统一思想,让干部有方向、有目标、有动力。

一是在讨论中统一镇干部思想。通过镇党委班子专题会,围绕如何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去发动群众展开大讨论,寻找破题思路、方法、抓手和措施,会上每名班子成员都必须拿出方案并进行说明。通过讨论,达成共识,明确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比武”为抓手,试着发动群众自商、自筹、自建、自管。二是在实践中统一村干部思想。镇党委通过深入群众走访调研,在每个村分别选取1个基础条件较好、乡风民风淳朴、乡贤能人较多的自然寨进行试点。实践证明,群众是可以发动起来的,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也是广大农村发动群众的有效抓手。就这样,村干部在参与发动群众过程中受到教育、得到提升、被群众认可。三是在鼓励鞭策中激发干部动力。将各项农村工作是否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作为涉农整合资金最基本的拨付依据。将各项农村工作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载体发动群众的力度、成效作为考察、识别、推荐干部的重要依据。

第二步,广泛发动,让群众互相看、互相学、互相比。

一是广泛召开群众会。由村党组织牵头,以自然村寨为单位,通过组织召开群众会,收集群众集体诉求和需求,听取群众建议和意见,把集体公益事业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的话语权交给群众,让群众主动申请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比武”。二是多组织党员群众外出参观学习。针对党员群众不知道村寨建什么、怎么建,组织各村党员群众组织结合建设需要到县内外开展参观学习,开阔眼界。三是相互比拼激发动力。每一轮“大比武”结束后,镇党委按照每个村寨10人左右的党员群众代表,组织参加观摩评比,让群众对建设效果相互进行点评和打分。

第三步,集中攻坚,让群众不争论、不折腾、不懈怠。

针对群众迟迟不想动、不愿动,发动难度大的村寨,集中力量攻坚,确保不漏一村一寨。一是充分发挥乡贤能人、族老寨老作用。千方百计把村寨中为数不多但能“一呼百应”的乡贤能人、族老寨老的思想工作做通,动员他们主动参与到发动群众工作中来。二是组建攻坚队。组建镇村干部+驻村干部+乡贤能人的群众思想动员攻坚队,深入村寨开展走访,找准群众发动难的原因,一对一、面对面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群众矛盾和情绪。三是因村因寨因人施策。根据各个自然村寨和群众存在的不同症结和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动员发动措施和办法,精准施策,逐村逐寨逐户突破。

第四步,激励嘉许,让群众得亮相、得展示、得认可。

一是隆重表彰。每轮“大比武”结束后,由镇党委政府牵头举办文艺颁奖晚会,采取制作图片、视频,让群众自编自演节目等方式,充分展示所有参与“大比武”的村寨建设成果和群众热火朝天劳动场面等,同时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兑现建设奖补资金,并对优秀的集体和个人进行隆重表彰。二是广泛宣传报道。整合县融媒体中心平台资源,深入挖掘各村寨在“大比武”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人物,邀请各级媒体深入一线开展宣传报道。三是各记其功。将每个村寨群众集资、投工投劳等情况以立功德碑的形式在各村寨进行展示。对建设效果好的村寨和贡献突出家庭和个人采取授牌、评星等方式进行激励。

第五步,复制推开,让工作有方法、有抓手、有参照。

一是但凡农村工作都去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让群众在比学赶超中实现自我发展。二是但凡集体公益事业都去倾听群众意见,收集群众需求,让群众逐步形成集体事务集体议,公益公共事业都参与的思想共识,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正确引导、组织保障等关键作用。三是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在动员发动群众过程中,找准群众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最期盼什么,针对性的去研究谋划发动群众的抓手和突破口。

2019年以来,洗马镇紧扣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方向目标,在各个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推动群众筹资投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169个自然村寨,实现全覆盖。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被充分激发,持续运用推广“大比武”方法模式,不断拓展比武内涵和形式,陆陆续续开展了以产业发展、移风易俗、基层治理、庭院经济、文艺文化等为主题的“大比武”,形成了动员发动群众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