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里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及地下管网改造,坚持“面子”与“里子”齐抓、“硬件”与“软件”并举,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背街小巷的涂鸦墙刷新了龙里县城“颜值”
走进龙里县冠山街道龙坪社区天佳河滨小区,新改造的大门引人注目,道路宽敞平坦,绿化错落有致,车辆停放整齐。过去,该小区存在房屋乱建、车辆乱停、垃圾乱倒、电线乱拉等突出问题,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绿化、路面、管网等进行全方位提升,新规划了停车位,清除了“空中杂线”,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假山等处进行重新装修,小区的居住环境和人文环境发生了显著转变。
“最让我满意的是随时都有停车位,环境变化太大了。以前刚入住时,还有些后悔,现在让我搬出去都不愿意了。”小区居民罗光云说。
天佳河滨小区规划有序的停车场
张树琼是天佳河滨小区的居民,曾因小区环境不佳一度想搬离。老旧小区改造后,她自掏腰包,利用家门口的空地打造了一个可供邻居休憩聊天的小花园,家门口的这方小天地成为邻里互动交流的温馨共享空间。
“小区改造好了,环境变好了,我们更应该让这个‘大家’的环境更优美,所以就想着把环境打理好,让邻里能在这里休闲,增进彼此的关系。”张树琼说。
曾经矛盾突出、环境“脏乱差”的小区实现“华丽转身”,成为和谐稳定、安居乐业的睦邻家园。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龙里县将老旧小区改造与背街小巷改造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持续推动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质扩容,着力解决城市环境、道路出行、居住条件等民生问题。
龙坪社区教师新村小区居民冯明珍说:“政府将这件事当作工作中的大事来抓,如今小区居住环境良好,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空中‘蜘蛛网’般的电线全部改为地下铺设,经过改造,小区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教师新村小区居民厉毅说。
在龙里,一个个老旧小区焕发生机、实现蜕变,老墙换上“新衣”,“蜘蛛网”变成“清爽线”……漫步于龙里的大街小巷,道路宽阔整洁,背街小巷焕然一新,市容市貌规范有序。今年5月,龙里县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提升了城市品质,还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高了群众对社区的满意度。”龙坪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当前,龙里县正全力加快推进城区排涝工程项目建设,通过改造各重要路段排水管网,进一步疏通城市“毛细血管”,提升城市排涝能力,继续坚持“面子”与“里子”齐抓、“硬件”与“软件”并举,为群众的幸福生活持续“加码”。
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龙里县完成19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惠及6765户群众,改造背街小巷28条、老旧小区11个及109公里城市地下管网,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城市治理等民生关切的惠民工程,提升了人民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