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龙里县持续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择优选派66名驻村第一书记和132名工作队员奔赴66个村(社区),85家选派单位严格按照“责任、项目、资金、人员”四个捆绑要求,聚焦产业培育、基层治理、民生改善等领域持续发力,推动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林加雁宣传相关政策
林加雁是贵州霄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选派到醒狮镇平寨村的新一轮驻村第一书记,初到平寨村,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工作,她迅速调整状态,虚心向村干部请教经验,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从企业人到村里人的角色转变。
“不熟悉村情村貌,我就跟着老队员入户走访,详细了解每家每户的人员构成、文化水平以及生产生活等情况。不懂的地方,我就多学、多看、多问。”醒狮镇平寨村驻村第一书记林加雁坚定地说。
林加雁走访当地群众
面对“两清两改两治理”重点任务,平寨村采用“线上 + 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广泛宣传政策,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听了他们的宣传,我们自发地把家里卫生搞好,还种上了花花草草,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村民李辉如是说。
平寨村作为醒狮镇偏远村寨,产业基础薄弱、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等问题较为突出。林加雁便定期走访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群体,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讲解防诈骗、防暑降温等知识。
村民宋邦武感动地说:“她总是提醒我太阳大了别出门,怕中暑;天冷了要多穿衣服,别感冒,特别关心我。”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平寨村现有红尾鱼养殖、鲜食糯玉米种植等产业,红军过官庄红色教育基地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林加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与村“两委”、挂帮单位共同谋划产业发展路径。
林加雁了解红军过官庄红色教育基地建设进度
平寨村党总支书记代恒友满怀期待地说:“希望她能引进更多好产业,红军过官庄红色教育基地国庆节前就要投用,今年我们种了200亩糯玉米、150亩辣椒,也希望挂帮单位能一如既往地帮我们联系销路。”
“我们将依托‘娘家人’的智慧和力量,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把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得更好。”对村里下一步发展规划林加雁的目标更加明确。
同样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蒙泽祖,由州委组织部选派到凤凰村开展驻村工作。走马上任后,他马不停蹄地走访离退休村干部、老党员、困难群众,详细记录村情民意,建立了一本“民情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他提出了“盘活资源、融合发展”的创新思路,以五倍子种植为切入点,将闲置养牛场改造为蜂蜜加工厂,成功打造了“五倍子中药材 + 特色蜂蜜 + 林下养殖”的立体产业链。
蒙泽祖走访贵州省劳动模范凤凰村老党员杨孝林
龙里五倍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熊安虎满怀信心地说:“我们按照一亩100株左右的数量种植五倍子,一株挂果率大概在5斤左右,一亩就有500斤的产量。第一书记来了之后,希望能在产业方面给予我们大力支持。”
蒙泽祖还积极发挥能人效应,鼓励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传帮带”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蒙泽祖了解凤凰村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贵州省劳动模范、冠山街道凤凰村老党员杨孝林说:“只要大家愿意跟我学,我可以教他们种养殖技术,还可以开展培训会,带动大家一起发展,一起增收。”
为推动凤凰村长远发展,当地制定了“组织强基、政策赋能、人才助力、基建升级”的发展方案,致力于将凤凰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
蒙泽祖了解凤凰村五倍子产业发展情况
“一是建强基层党组织,帮助村支两委培养好后备干部,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的队伍;二是争取拓宽取直通村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解决机耕道问题,盘活闲置村集体资源;三是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四是做好‘两清两改两治理’,构建良好的居住环境。”蒙泽祖对驻村工作的思路毫不含糊。
在龙里,林加雁、蒙泽祖只是新一轮驻村干部扎根一线、奉献乡村的生动缩影。今年,这支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精心选派的精锐力量组成的新队伍,将严格落实“四个捆绑”要求,以实际行动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群众可触可感的幸福实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