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节后农村外出务工的人员数量庞大,人群分散,流动性强,同时因为其就业的不稳定性,导致工作上很难得到有力的保障。
而在招聘时期,各类广告眼花缭乱,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劳动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和防范意识不强的特点进行招聘诈骗。
为了让大家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小编整理了一些常见的职场骗局,供大家参考。
1 常见求职骗局 >>
以老乡为由高价收费
初到陌生城市,在火车站、汽车站周边,时常会出现主动对拖着行李的求职者套近乎、许诺介绍工作的人,对于这些人,要时刻保持警惕,收取高价路费、服务费是常见的骗局。
在到达目的城市后,大家尽量选择乘坐公交、地铁、出租车等交通工具。如果没有招聘渠道,可以询问当地人才中心、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服务中心的位置,前往正规的就业机构寻找合适的工作。
以高薪为由诈骗传销
某些单位在招聘时候,以高薪为诱饵,实则高额奖励极难完成,而同样以高薪为由,招聘后对求职者进行洗脑,开展传销活动的现象更不少见。
高薪没拿到不说,一旦落入传销或诈骗组织手中,脱身就难了。提高警惕,在工作前问清薪资架构、业务内容等单位的详细信息,多方鉴别,注意防范。
以网络为由诈骗钱财
因刷单等网络兼职钱财被骗的新闻不在少数,“刷单、在家就能赚钱”,博人眼球的字眼再加上低门槛高收入的幌子,对急于找工作的劳动者来说可谓诱惑十足。
但“糖衣炮弹”背后往往藏着满满的套路,网络兼职正是如此,在几番大额钱财的转账刷单后,诈骗者拿到钱之后便消失了。
除了以上这几种最常见的招聘骗局以外,入职同样也是“陷阱”重重...
2 常见入职骗局 >>
入职时找各种理由收取费用
近年来利用虚假高薪广告吸引人前来应聘,然后变着花样收取报名费、培训费、中介费、押金、保证金等非法获利手段,已经成了招工诈骗的主要形式。
3 如何避免上当受骗?
注意隐私,防止信息滥用
无论是面试,还是入职,劳动者在任何时候个人证件原件一定要看护好,不要让个人证件离开自己的控制范围,防止被他人偷用。
如果用人单位要求上交证件复印件,可以在复印件注明该复印件的使用理由,防止个人信息被滥用。
甄别广告,正规就业
注意招聘广告的来源平台,尽量选择各地政府的官方招聘平台(如网站、公众号)和人才服务机构,获取正规就业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
收集证据,有备无患
平时在工作中注意收集、保存和工作相关的证据材料,比如工资条、工作证、签到单、工作服、押金条、欠条等,增强证据意识,万一发生欠薪、工伤等劳动纠纷,能够有理有据,避免维权时口说无凭。
保持清醒,时刻谨慎
不法分子愈发猖狂,诈骗手段新奇不一,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在面对“高薪”时,不要被蒙蔽了双眼,丧失鉴别真伪的能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谨慎求职,以防被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